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银行卡转账2022-06-24  13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01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倾斜,太阳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到某个地方,所以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一种叫做自转 mdash mdash地球本身的自转,另一个叫做公转 mdash mdash围绕太阳的旋转。
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极的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转速越快。
与两极等距的圆叫做赤道。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每秒30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 48: 46秒。
也就是一年,天文学上称为回归年。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长径和短径差不多,可以近似为正圆。
太阳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但焦点不在椭圆的中心。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时更近,有时更远。
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为1.471亿公里。这被称为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00,000公里。这叫做远日点。
其实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夏天。在远日点,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这说明四季的变化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无关。

那么四季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与公转有关,但决定性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垂直旋转,太阳光线会一直直射到地球赤道附近,而地平面与其他地方太阳光线的夹角永远不会改变,地球上的四季也不会有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的温度与太阳光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
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假设有一个固定大小的梁。当它直射在某一平面上时,它在该平面上投影的光斑会是一个正圆,而当它斜投影时,它的光斑会是一个椭圆,椭圆越斜越大。也就是说,同样的光量在斜向投射时,照射的面积更大。
我们可以理解为光束斜入射时光斑区域的光线较薄,直入射时较厚。
这就是为什么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较高,而阳光斜射的地方温度较低。
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阳光直射的地方会是夏天,而斜射光线最多的地方会是冬天,介于两者之间的地方会是春天或秋天。
那么四季的交替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和地球的倾斜度有关。正是因为地球以一个倾角绕太阳旋转,所以阳光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北回归线为界,由北向南扫过。一年一次,循环往复,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现象。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地球围绕3月21日公转时,太阳直射赤道。这时,太阳斜斜地照在北半球。现在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
6月22日地球自转一周,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入春季。
12月22日左右地球自转,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进入夏季。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又将开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478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