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对联的正确贴法: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贴上联,左手方向为下贴下联。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再从传统春联中的“爆竹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以及宋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能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宋代,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崇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到了明代,“桃符”才真正被称为“春联”。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
对联的传统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上联是,春雨丝丝润万物,
下联是, 红梅点点绣千山 。
横批:春意盎然
面对贴对联的地方,自己的右手边贴上联 左手边贴下联。
如果有横批,横批首字边贴上联,横批尾字边贴下联。
————————————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一般对联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
一是按音调平仄分
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什么是平仄音仄声:一般指三四声,平声:一般为一二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总的来说,对联分上下联比较简单,就相当于一句话以前,前半句和后半句要衔接,这个相信都难不倒大家。
对联怎么分左右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如果还有横批的话,最中间的上部则为对联的横批,对联上下联贴法如下示意图。
简单来说,对联是从右往左贴,与我们一般的习惯性左到右不太一样,这主要是古人的传统写法导致的,大家只要知道上联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即可,看的时候,从右往左即可。
春夏秋冬风,东南西北刮;上下左右雨,远近高底洒。
清乾隆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一次与同僚吃西瓜,同僚慢不经心地吟道: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东放。联中嵌入东南西北四字,纪晓岚知是出对,应口对出: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
形容干任何事业都能成功、并且收入丰盈,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如意顺利、富贵吉祥长久。
“广”字结尾的是上联;“长”字结尾的是下联。
要分清楚对联的上下联,先要了解平仄音律的知识。
简而言之,如何判断上下联,就看对联最后一个字,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字(拼音的第三声、第四声),那么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平声字,那么就是下联;那么在贴对联的时候,上联贴在您面对大门的右手边,下联贴在您面对大门的左手边。
分类:
1、按字调平仄分:
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三、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一、二声)。
2、语言习惯区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顺序。再如,“福寿双全”,但没有“寿福双全”的说法。
3、按场面范围分:
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
以上就是关于上下对联的正确贴法全部的内容,包括:上下对联的正确贴法、春节的对联及上下左右、贴对联左右怎么分上下对联怎么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