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边是什么地方?我一天坐火车老听说

老边是什么地方?我一天坐火车老听说,第1张

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虽然门面简陋,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由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进,老边饺子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分工精细的专业饺子馆。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

剂皮和制,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品堂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要看哪里的边关了,东北有一个离吉林最近,

清朝统治者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实行种族隔绝,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的一道壕沟,沿壕植柳,称柳条边,又名盛京边墙、柳城、条子边。顺治、康熙年间先 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禁止汉人越过边墙打猎、放牧和采人参。辽河流域的柳条边,南起今辽宁凤城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周长850千 米,名为老边,也称盛京边墙。又自威远堡东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长345千米,名为新边。老边自威远堡至山海关的西段,归盛京将军管辖;自威远堡至凤 城南的东段,归盛京兵部管辖并受盛京将军兼统。新边则归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管辖。在交通要道处初设边门21,后减为20。每边门驻官兵数十人,稽 察行人。

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倒退,在一个国家内,汉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辽东自战国时代的燕国起就纳入中华版图,明末的时候,辽东地 区仍然生活着数百万汉人,然而后来辽东汉人被后金军队屠杀殆尽,满洲人反而鸠占鹊巢,禁止汉人进出东北。这一野蛮政策时的东北一带汉人人口极其稀少,后来 俄罗斯轻而易举的殖民东北北部,割走了14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所以柳条边是极其反动的措施,直到民国时期,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整火车整火车的把汉人 拉进东北,才避免了东北再次遭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厄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315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