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大的厕所在古罗马,那这个厕所到底有多大?

有人说最大的厕所在古罗马,那这个厕所到底有多大?,第1张

以弗所古城是土耳其之行必到之地。这座罗马时期繁盛一时的古城距今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内有剧院,图书馆、医学院、集市,公元十七年毁于大地震,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处大型废墟

经过多少年的日晒风蚀雨淋,昔日恢宏华丽的建筑只剩下零散的构件和残缺的雕像。“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偏处一隅的古城废墟像是一张老人的脸,脸上的每道沟壑都记载着那些纷纷扰扰的前尘往事。站在这片废墟前,最大的感触就是,古城虽已成废墟,依然神圣不可侵犯,没有各种所谓的“原地复建”、“异地重建”,没有无良开发商的半夜拆建,没有取而代之的摩天大楼和商业mall,即便只剩下一片瓦,一根柱,它代表的仍是一段不能抹灭的历史。

公元前一千年,古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开始在以弗所建城,到了古罗马时期,凭借着重要海港的地位兴起的这座城市,以弗所成了罗马帝国广袤的领土上五个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帝国在亚洲最大的城市,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片巨大的废墟。这片国土上,即便一根古柱,一棵古树都不能随便拆除砍伐,在通往以弗所古城的马路边,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根怪模怪样的圆柱,据称这里就是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殿所在,何其幸运,我们今天仍能够站在这片废墟前,真真切切地去触摸人类祖先曾创造的文明!而不必在博物馆里远远地隔着陈列柜的玻璃,靠只瓦片砖去拼凑那段恢弘的历史。

穿行于以弗所古城的废墟中,一些些优哉游哉的猫精灵不时闯进我的镜头。它们终日流连于古城的残垣断壁间,与此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导游说,这些流浪猫政府部门都会给予照顾,有兽医定期注射防疫针,喂养,没有听说过虐猫事件,在游客的镜头下,它们都很温顺,看得出生活得很惬意。在太阳底下,这些猫精灵有的躺在古罗马雕塑上舒展着慵懒的身体,旁若无人地发呆卖萌,有的迈着悠闲的猫步踱行于王宫的废墟中,那神情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苏丹什么王后早已尘归尘,土归土,如今我们才是这座城池真正的主人……

拍完猫精灵,再来说点有趣的。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罗马古城的公共厕所。2000多年前,没有电视、报纸、电台,微博、微信、QQ,城里的公厕相当于一个社交平台和信息中心,男人们在公厕解决三步急的同时,发布和交换城里的最新消息,包括集市的价格行情,甚至还有宫廷贵族的八卦。这个公共厕所的一排排马桶都是石头做的,古罗马的贵族养了很多奴隶,那时候还没发明电也还没日本智能厕板,冬天上厕所,贵族们就先让奴隶一屁股坐上去把冰冷的石板捂热后,主人才上去方便。小小的厕所也折射出各阶层的不平等。

这又是什么呢?磨得光溜溜的石板路面均匀地布着小孔,原来古罗马时期的人们已懂得如何作最基本的路面防滑处理,以防止路人摔跤。柱础上的石槽。古时候建房子没有铁钉冲击钻,靠人手打造的榫槽工艺连接建筑的构件,无论多重的石头都能天衣无缝,屹立千年不倒。依山而建的环形剧场,有两万五千个座位,站在剧场中央的舞台上,无需麦克风,表演者的声音能清晰地传送到剧场的每一个座位上。两千年后,我们来到这里,四周一片荒烟蔓草,建筑也剩下断垣残壁,风吹过,扬起黄沙阵阵,风蚀的石头和七零八落的构件掉落一地。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建造者可曾想过,帝国其实会消逝的,繁华也有幻灭的一天。难道不是吗?秦皇汉武最终也归于尘土。今天,我们面对这座巨大的废墟,是不是可以有少许的感悟呢?

世界上第一个付费公厕出现在古罗马。

公元74年,古罗马皇帝韦斯巴西安(EmperorVespasian)由于内战消耗完国库钱财,为了筹集资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付费厕所。

我国收费公共厕所的历史:

最早出现在清末光绪年间据《湖南档案》载,我国收费的公共厕所,最早出现在清末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澳门,还曾刊登在《点石斋画报》上。

《点石斋画报》是上海大报《申报》的副刊,以“画”为主,大多是新闻题材的绘画,每月三期。光绪十四年八月的一期上,刊登了一幅名为《圊税新章》的图画,正是收费公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264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