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镇晚上哪好玩

马屿镇晚上哪好玩,第1张

马屿镇位于飞云下游中段南岸,市区西南17公里。因镇西有龟、蛇二山,合称马屿山,故名。东北靠荆谷乡、东接江溪镇,南邻篁社镇,西接顺泰乡、平阳坑镇,北濒飞云江,并界梅屿乡。全镇面积189.4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辖3个居民区,4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屿南路。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将这座城市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这座山称为“郭公山”。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璀璨: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古文化遗址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傍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温州山、江、海交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山水诗奠基人谢灵运就为温州山水吟咏诗作达27首之多。温州现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县级风景区25个,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北雁荡的峰峦、楠溪江的溪流和洞头岛的海色;南雁荡山的洞壑、南麂岛的波涛和乌岩岭的古林,在全市一北一南组成以山、水、海和山、海、林为特色的两个旅游“金三角”。温州现有蒲壮所城、玉海楼等1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千年古刹江心寺等50处省级、50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 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 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 南麂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位于温州以东近海海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 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我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我国藻类总数的20%。 江心屿 江心屿公园位于瓯江中游,现有面积1070亩,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别具匠心。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及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人疗养院均系省市级文保建筑。此景实系全国名胜之罕见,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侨胞和广大游客涉足于此无不赞叹不已。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在温州市泰顺县境内,总面积18861公顷。分布着各种植物2150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一半,其中有重点保护植物21种,有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伯乐树、香果树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 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其中黄腹角雉为全球濒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 森林 温州市森林覆盖率为56%。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森林公园、龙湾潭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8个。 湿地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那里草长莺飞,水网密布,是宝贵的都市“氧吧绿肺”。其中最著名的瓯海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绝佳之处. 岛屿 温州沿海有大小岛屿215个、明暗礁469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瓯江口外海域的洞头列岛,号称“百岛之县”,宛若明珠洒落东海,其中最摄人魂魄者当数半屏山,当地歌谣唱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1、玉海楼

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位于瑞安城关道院前街。1888年由孙衣言和孙诒让父子建造,现包括百晋斋和孙诒让故居。其建筑最大特点是集藏书楼功能、浙南优秀民居特点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玉海楼坐北朝南,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左右回廊,庭院清幽,花木扶疏。因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王应麟著作宏富,故以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

2、曹村

曹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境内,是一个典型的环山型村,周围有平阳,马屿,仙降等。进士第一村中华进士第一村位于浙江温州瑞安曹村镇。曹村距瑞安市区18.7公里,温州市区64公里,平阳县城34公里,地处飞云江下游南岸。后晋年间(936-947),曹氏第十一世祖曹霭、曹霅、曹昌裔三兄弟为避闽乱,从福建长溪迁居许峰。

3、瑞安博物馆

瑞安博物馆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瑞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瑞安市文物馆,原址在浙江省著名藏书楼玉海楼内。迄今60余年。瑞安博物馆新馆位于瑞安市罗阳大道瑞安广场东首。瑞安博物馆既是瑞安历史文化记忆的空间,也是百姓参观、求知和休闲的场所之一。

4、青云谷

位于泰顺乡大坟脚村的东坑,以山清、水秀、石奇而闻名,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圣地。峡谷深幽、瀑潭优美、崖壁陡峭、危机四伏,是综合考验户外技能的好场所。青云谷是一处尚未开放的景区,崎岖嶙峋的峡谷陡峭异常,悬崖下面的深潭在阳光下明媚柔嫩得如蓝色丝绸般诱人,却让人欣赏悦目,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最原始纯朴之美。

5、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

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正式宣布成立,中共浙南特委书记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丹甫为副司令员、胡景瑊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一个警卫大队。同时,中共浙南特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特委”)改称为中共浙南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地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98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