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市中心在什么地方

呼市市中心在什么地方,第1张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呼市市中心在新城区。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同时也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扩展资料:

呼和浩特名字由来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呼和浩特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

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哈剌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

“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记载。

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1954年4月25日起,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有4个市辖区、4个县。

呼和浩特,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千米。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

地貌与气候

呼和浩特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现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

呼和浩特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丰富,北拥草原、南临黄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的前沿,呼和浩特也是丝茶驼路中转之地,是召庙文化盛行之地[25]。此外,水资源丰富,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5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