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象之年是指多少岁

舞象之年是指多少岁,第1张

舞象之年指15岁至20岁时期。

舞象之年是成童的代名词,出自《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礼记·内则》为《礼记》的第12篇,内容为在家庭内部父子、男女所应遵行的规则。

《礼记》是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学者所记。

《礼记·内则》等篇可以作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周代的妇女地位。对商周妇女地位的比较可以说明,从周代开始,妇女地位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舞象之年是指男子15岁至20岁。古代其他年龄的别称:婴孩:统称一岁以下婴儿。因古时称女婴为婴,男婴为孩。孩提:二三岁。《孟子》中有:“孩提之童”的说法。 垂髫:三岁至七八岁。古时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短发叫垂髫,后人遂以“垂髫”指童年早期。童蒙:童指儿童,蒙指愚蒙,也就是指入学前四岁至六岁之间的儿童。龆龀:因小孩七八岁时换乳齿长恒齿,专指七八岁。豆蔻: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破瓜:古代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借指16岁的女子,又喻婚嫁年龄。弱冠:专指20岁男子。《礼记·曲礼上》载:“二十日弱冠”。而立:孔子说:“三十而立。”后人便以“而立”专指30岁。不惑:同“而立”一样,亦源于孔子语:“四十而不惑。”后人以此借称40岁。耆艾:《礼记·曲礼上》载:“五十日艾,服官政;六十日耆,指使。”“耆艾”便代称五六十岁。花甲:古代用干支纪年,60年为一个甲子,后人便称年满60岁为“花甲”。古稀:指70岁。唐代诗人杜甫在《曲江》诗中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36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