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分别是哪十三位

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分别是哪十三位,第1张

净宗指代的是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在宋代开始,有了净宗立祖之说,从宋元明逐渐推选出净宗十三祖。那么,你知道净宗十三祖分别都是那十三位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 佛学入门 中了解关于净宗十三祖师。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慧远,(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雁门楼烦(山西崞(guō)县)人,俗姓贾。十三岁,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六经、老庄之学。二十一岁,偕弟慧持于太行恒山(河北曲阳西北)听道安讲般若经,颇有领悟,感叹‘儒道九流皆糠秕’,遂与弟俱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

师精于般若性空之学,年二十四即登讲席,时引庄子一书以说明佛教之实相义,使惑者晓然领解,自是,道安乃听其不废俗书之议。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南下庐山,住东林寺传法,弟子甚众。师致力于经典之研究,常慨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禅法不闻,律藏残缺,遂命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以传译之。每逢西域三藏,

辄(zhé)恳恻(cè)咨访。太元十六年,迎请罽(jì)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闻鸠摩罗什入关中,即遣弟子道生、慧观、道温、昙翼等赴长安师事之,学龙树系之空观大乘;又常以书信,与罗什往返研讨义理。昙摩流支来华时,师遣弟子昙邕(yōng)参与译出十诵律。又自长安迎请佛陀跋(bá)陀罗至庐山译出达磨多罗禅经。于宣扬大乘般若学之同时,亦提倡小乘禅数之学。对改革中国佛教问题,更有其深远之见地;有关此一问题之各种问答、译经序文等,今皆残存。

元兴元年(402),师与刘遗民等百余同道创立白莲社,专以净土念佛为修行法门,共期西方净土,三十余年未出山。元兴二年,桓玄下令沙汰沙门,令沙门尽敬王者,师乃着沙门不敬王者论,阐论出家众对王权并无屈服之必要,针对当时王权统治下之佛教,主张保有佛教之传统性。

师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亦受国外僧众所钦敬。庐山之东林寺为当时南地佛教中心,与罗什所居止之长安中分天下。师于义熙十二年示寂,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宋诸帝赐赠谥号‘辨觉大师’、‘正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多称为‘庐山慧远’。

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两个,他们都是大乘佛教。禅宗是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的,但到了六祖慧能时,才以顿悟法门为主,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禅宗的特点就是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禅宗的最独特之处就是以心印心,能让你在一刹那顿悟佛的境界。

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禅宗高僧知道,而且以心印心难度极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所以说禅宗法门只接引利根上器的人。净土宗的教义最简单,可以概括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净土的存在,发愿往生净土,念“南无阿弥陀佛”。由于净土宗简单易行,所以适合所有的人学习,不像禅宗很难懂,也很难修持。很多人不太看得起净土宗,但我不以其然,我认为世界上最高的法门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净土宗的特点就是念佛往生,而且不需要有什么修行功夫,任何人都可以带业往生。

佛教本无门派分别,但在度众生中,因众生根器不同,产生了教法的不同。不同的教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形成了自己派别。我们常知道的佛教法门派别有:禅宗、净土宗和密宗。三教本源,同归一处。因教法不同,随立三门。

禅宗和净土中有何不同?禅宗度的是天上飞的,净土宗度的是地上走的。所谓天上的,是根器大利的众生,他们悟性较高,不着于有,不执于相,一点即通,立处空中。本性飞翔类,自由洒脱,不拘层次道路。因人指引,立时入道,迅速成佛。净土宗接引的是地上走的众生。地上走的众生需要有道路,没有路他们不知道如何回家。他们不像天空中的鸟儿一样,可以直接直走直线,以最快的速度走最短的路到家。

他们必须有条路,有条确定的路,一步一步的回家。假如你不给他们路,甚至不教给他们走,他们都无法回家。他们必须持着“有”回家,不能顿入“空”到家。他们必须以有为修,不能直入空中。他们需要戒律、方法、道路,需要忍辱、精进、禅定等台阶,他们不能直接飞过去。在去佛的道路上,他们是行走类的动物,不是飞翔类的动物。这是净土宗和禅宗所接人的不同。

三宗教人,都向心归。禅为去相,去相到心;净土去污,去污见心;密护心法,护而见心。三教别法,同说一心。三教如同三条河流,虽发源地不同,但入海时仅有一个入海口,这个“口”就是相和离相。要想成佛,必离相,必不能着。

着相就像堵住了河流的入海口,那河流没进入大海啊。所以不管哪门所教,要想成就佛道,最终必须来到相和离相之教上,否则,无道可教,无佛可成。见相离相,是佛;见相不离,是着。无论哪门之修,最后,请从相上离去,请从相上见佛。但记住,没相佛不显,没佛相何在?相即是佛,佛即是相,相佛不二。

净土宗的戒律观

慧净上人

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来,成为一个如实的出家人。

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过沙弥戒或者式叉摩那戒,出家没有受戒,严格来讲不算是出家人。然而我们是专修净土法门,对净土法门的戒律观,我分五点说明。

第一,持戒不依戒。

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与修行,在佛陀时代还没有宗派之分,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受戒守戒,以戒为本。佛教到了中国分为八宗,但八宗也都必须要受戒守戒。

八大宗派之中除了净土宗,其他宗派都是圣道门,属于自力难行道,不是他力易行道。我们是净土门,属于他力易行道,所以我们是持戒不依戒。

圣道门之各宗各派,都要受戒、持戒,而且要持戒清净,之后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是圣道门的过程,戒又是圣道门的基本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没有戒,谈不上定跟慧。修圣道门是靠自力,靠自力修戒定慧三学,三学成就而了脱生死,成就佛果;但持戒清净很困难,无戒则无定慧,无定慧则不能了生死成佛道,这样就失去了出家受戒的终极目的。

但是,即使持戒清净也还不是解脱,因为那只是基本而已。戒是防非止恶,防止三业之中的身业与口业,而意业要靠定,成佛更要靠定与慧。

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也是要受戒守戒,但即使持戒清净,也不靠戒的功德,不依靠戒到极乐世界,完全都依靠弥陀救度,依靠弥陀名号。所以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对戒律,是持戒但不依靠戒。

第二点,持戒之精神。

即使受了戒──不管比丘戒、比丘尼戒也好,沙弥戒、沙弥尼戒也好,我们能做得到吗?做到又能做到几分呢?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老实讲,如果能够不犯根本大戒,可说已经是阿弥陀佛了。事实说来,即使受了戒,我们也有意无意的在犯其他的戒,乃至根本大戒。

戒,是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随着当时时节因缘,也就是当时的人事境物而制订种种的戒律,现在时空遥隔这么久、这么远了,虽然很多戒条未必适合现代与适合当地,但基本上大部份还是我们所应该遵守的──可是其实我们也做不到。

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法门,对净土法门的戒律做了一个戒律观,很简单但也很扼要,就是「粗持重戒,老实念佛」。这个就是净土宗不论出家在家所应该遵守的。

可是我们还是有意、无意的会去犯,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戒是二千五百年前所制定出来,一方面我们又做不到,所以就是 持「戒之精神」。

也就是说,持守「戒」的精神,戒的目的要我们生活简单朴实,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要我们恒常观心,防非止恶;要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我们就掌握这个精神,体会这个精神。

既然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那不管戒律有规范到的条文也好,没有规范到的也好,凡是恶的,凡是非的,凡是在此时、此地、此人,现在的时间、时段,现在的空间、环境,现在的人事,不应该做的,即使戒律上没有规定,我们也不可以去做。这个就是把握着戒的精神,持守着戒的精神。

不然戒条里面很多已是不合现在的时空,我们要怎么去遵守?这是第二个,持「戒之精神」。

第三点,戒如照妖镜。

我们面对戒条,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犯,可是我们有心去持守,但无力持守,所以戒条无形中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凡夫的本性、本来人。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说我们都有佛性,可是「垢障覆深,无由显照」。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两段话,可以说是惊天动地,惊心触目!

有佛性,可是被贪瞋痴深重的覆盖着,无法显现,那注定永远地没办法成佛;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那肯定永远都在六道里面。六道得生人天是很稀少的,往往都是在三恶道,那岂不是更让我们仰天伏地,嚎啕大哭,甚至无声无泪,无法形容地伤恸至极!所以看到这两段法语真的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

那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以戒律来检讨我们的身心,就知道善导大师所说的没有错。

戒,我们持不清净,即使持清净了也不能解脱。也就是说,戒是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我们更做不到,所以注定我们无有出离之缘。所以有受过戒,了解戒的条文,才晓得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那这样怎么办呢?有这样的深信,这样的罪恶观,就能够很容易的体会弥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通身靠倒弥陀的救度,成为机法二种深信的念佛人。所以说戒就好像照妖镜。

第四点,往生(念佛)胜持戒。

若念佛往生,在家胜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输在家。意即: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则在家人胜过出家人;不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净,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因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能够成佛。

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奠立基础,进一步修定发慧,目的就是为了脱生死,但却由于不能持戒清净,而不能了脱生死,还有下辈子,还有轮回,这样危险就很大,往往堕落三恶道,所谓「从天生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往往不是钉床火柱就是牛胎马腹。

所以,虽然出家可贵,受戒、持戒更可贵,但对我们来讲有最高无上可贵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切愿往生弥陀净土」,这是最高无上的可贵。

《观经》说:「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佛陀以芬陀利花赞叹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赞叹受戒、守戒的人。

《大经》也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念佛能具无上功德,但持戒不能。

第五点,贤能非戒腊

净土宗的教团是依贤能为主,「贤」就是品格、品性,修为、修行,「能」就是能力,思惟的能力,语言的能力,办事的能力。我们是依贤、依能,即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依戒腊。

也就是说,净土宗是讲平等的,所谓「五乘齐入」,不分是比丘、比丘尼,沙弥、弥陀尼,也不分在哪里出家,只要进到我们这个道场,每个人都是常住众,彼此平等平等。所以,不分男众女众,不分出家长出家短,受戒长受戒短,是受什么戒,都不分这一些,只要是贤能,就能普受敬重,就能获得重用,职位就排在前面,我们就是这个观念与作法。

受戒之后才晓得,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净,就像道绰大师所讲的:「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道绰大师所处的是隋唐佛教黄金时代,持得者都已经很少了,何况是末法时代呢?末法时代无论出家、在家,「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所以对我们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应该要有惭愧心、谦卑心。这样的话,就回归到我们的宗风──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受戒之后更要尽量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同时让美归功、分怨共过,所以对于宗风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希望大家能够彻底的学习,尽量的做到。

受戒回来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贤劣,都是人天师范──但实在是很惭愧,一点都称不上,但至少要像宗风所讲的「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惟上要得体,要守大体有分寸;在言语上也要得体,也要守大体有分寸;在举止上也一样。思惟见解、为人处事都要守大体,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起情绪。如果能够平静、理性,就能够生长智慧,就能够晓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今晚就谈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42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