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性名词解释

质量特性名词解释,第1张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属性。它体现产品使用时的客观要求,把反映产品质量主要特性的技术经济参数明确规定下来。质量概念的关键是“满足要求”。这些“要求”必须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由于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反映质量的特性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产品质量特性可分为以下七个方面:

1、物质方面: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

2、操作运行方面:如操作是否方便,运转是否可靠、安全等。

3、结构方面:如结构是否轻便,是否便于加工、维护保养和修理等。

4、时间方面:如耐用性(使用寿命)、精度保持性、可靠性等。

5、经济方面:如效率、制造成本、使用费用(油耗、电耗、煤耗)等。

6、外观方面:如外型美观大方,包装质量等。

7、心理、生理方面:如汽车座位的舒适程度,机器开动后的噪音大小等。

通常产品质量特性需要在产品研制过程的多个阶段同时进行保证和控制,并且质量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其关系既有作用又有反馈。因此,需要从整个产品系统的角度对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特性进行分配,通过质量策划对质量特性进行协调,以获得全局最优。

扩展资料:

质量职能三个重要环节是:

1、市场调查研究质量职能,主要是进行市场调查,掌握用户需要。

2、分析市场动态,掌握竞争形势。

3、研究市场环境,进行市场预测。

产品设计质量的作用是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材料、产品和工艺的技术规范。采购质量职能是为产品质量提供“预警”保证。制造质量的作用是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测量手段、环境等过程变量,稳定、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标准的产品。

检验的质量职能是保证、报告、监督和预防产品质量。使用过程(包括包装、运输、库存、销售、安装、使用、售后服务)的质量功能主要是积极开展售前、售后服务,在使用现场收集质量信息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品质量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顾客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32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