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么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么,第1张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组织形式变革

混合所有制是指界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所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显然,作为公司组织形式的股份制、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合伙制、两合制等企业组织制度,和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范畴;虽然所有制结构不同,但公司组织制度大致相同。

2.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后续改革的顶层设计

当前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界定,是对私有制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改革前,我国实行消灭“私有制”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允许少量个私经济存在,私有制开始在中国出现。

我之前在听中大咨询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题讲座时有讲到其重要性和意义。重要性: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是在改革开放中,结合当前的国情所形成的特殊所有制形式,是符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融合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优势的重要手段。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对当前资源的综合性整合和利用代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如果靠企业自身的发展是难以实现做大、做好、做强的战略目标。所以,国有企业要发挥其在人才、技术和政策的综合优势,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民营企业的市场化经营优势发展企业,实现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战略目标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引入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有效路径。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可以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合作,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定位更加明确,让国有资本发挥出在资本市场上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为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是让国有资产实现增值和保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在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过程中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个动力是改善国有企业的权利分配等问题,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更多的股东参与到决策中来,可以起到让股东们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公司的管理成本,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管体系。

国企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国企改革的一种模式就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种模式也是最常见的,也是对国企发展最好的。那你知道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有哪些常见的方式吗?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引入新的股东

小编感觉这种方式是特别常见的,因为国企它的资金实力都是依靠国家拨款的,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改革就要引入新的股东,让新的股东去做决策,这样国企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引入新的股东,就是通过设定新的投资者资格,开展综合的竞拍或者遴选,选择最适合国企发展的投资者,这也是解决混改国企资金需求的重要办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部分国企存在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的问题。引入了新股东就能带来更多投资,然后国企就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开展员工持股

我们应该都知道,如果一个企业员工有了股份,那么他们就会有了一种归属感,就特别想努力干活,因为这样他们的分红才会越来越多。开展员工持股也是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员工持股来丰富国有企业的持股结构,提高经营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股权激励,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降低人才的流失率。所以在实践中员工持股也常常和增资扩股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外投资并购

小编感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因为对外投资并购是需要花很多资金的,如果资金链薄弱,就没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并购。其实并购也是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对外投资,并购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小编想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77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