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作者是谁

弟子规作者是谁,第1张

弟子规作者是清朝李毓秀。

弟子》,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 )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

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部分,并对其进行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

该文用佛家天台宗 " 五重玄义 " 的方法演义《弟子规》113件事背后的义理,便于学习者能切入其中  。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被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

《弟子规》原来由李毓秀创作,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  )将原文修改,改名为《弟子规》。清同治五年(1866年),为了抵制太平天国的革命影响,巩固孔孟之道在教育领城里的统治地位,贺瑞麟重刊了《弟子规》。

公然声称他的目的是要恢篡所谓“圣贤”的教育,把儿童引入“圣贤之域”,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孝子贤孙;他又将《弟子规》编入《清麓丛书》,重新出版。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弟子规》曾几经修改,版本不一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弟子规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孝悌。

康熙年间,满清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弟子规》作品鉴赏

《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是清初学者、教育家。《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是《三字经》的一种变体。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的必备读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43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