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谁创造的

太极拳是谁创造的,第1张

太极拳是明末清初一代武术大师陈王廷老先生创造的。话说当年,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哲学意义。

太极拳受传统哲学渗透影响,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太极拳被誉为“哲拳”,这不仅由于太极拳的称谓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也不仅由于太极拳动作要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而且由于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全面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思想,特别的技术要求,突出的价值功能。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

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练太极拳对当代人的好处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太极拳能有效缓解精神紧张,神经紧张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呃逆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焦虑烦躁等。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2、有助于保持系统健康,预防疾病

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全身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加快流动,心脏供血充足。增加心肌的养分,防止出现血液不通畅的血管硬化。打太极拳能有效的防止血管硬化。

据一项调查,把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分为两组,太极拳组平均血压为134。1/80。8mmHg;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39.5%,对照组是46.4% 。

3、有助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组织的健康

太极拳注重的一动全动,说明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全身上下的器官都能进行锻炼,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坚韧和伸缩力。举例说明,太极拳组发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对照组为47.2%。

两组人员腰椎活动的幅度也有很大差异,太极拳组人员弯腰时手能触地者占77.4%对照组只有16.6%。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常练太极拳的老人的摔倒和率都远低于不练拳的老人,他们认为,太极拳有预防和延缓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13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