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基本国策是什么?

中国四大基本国策是什么?,第1张

四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尤其我们国家,处在发展迅速时期,更应该加强国策的重要性,以便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来帮助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昌盛。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确立: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二条第一款:“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确立: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200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十七大报告》第五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确立: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基本内容: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不过现在我国的基本国策已经不止是这四个了。七个实际标准下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男女平等。

国策,就是立国之策、治国之策的意思。基本国策,就是立国、治国之策当中最基本的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中央制定的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可见,基本国策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应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某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的系统对策,反映了国家在解决此类问题上的国家意志,具有高层次、长时效、广范围 、跨部门等特点。任何一类“基本国策”的制定、实施情况,都会对国家全局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产生重大、长期的影响。

我国有七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对外开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尤其我们国家,处在发展迅速时期,更应该加强国策的重要性,以便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来帮助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昌盛。

计划生育:200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二条第一款:“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男女平等: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1998年胡锦涛在出访韩国期间发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把保护和治理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水土保持: 2004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节约资源:2005年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胡锦涛强调,节约资源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土地、能源、淡水、矿产资源,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胡锦涛2003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讲话:“国土资源工作,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扩展资料:

命名标准的问题只是中国基本国策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基本国策实施过程中还有更多的表面问题和潜在的制度问题。例如,尽管多数基本国策在重大文件和有关法律中有所体现甚至说明了落实办法,但其实施现状不尽人意,问题颇多。

而且,所有基本国策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例如名称遭乱用、实施被搁置、冲突待协调。

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政策反馈四个环节,制度化影响也贯穿这些环节,尤其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环节中的命名、保障、协调等重要工作影响较大。

为此,建立附表2所示分析框架,以从政策过程理论视角来探讨制度和非制度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了解在哪些关键环节上非制度化因素影响过大,以致基该国策制定和实施出现了前述问题。

这种分析并没有认为制度化就一定全面好于非制度化,但认为在与前述三个问题有关的方面,较完备的制度化能更有效地遏制基该国策被忽视的主观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国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36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