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拍的英雄

张艺谋拍的英雄,第1张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卧虎藏龙》获得国际大奖后,国内出现了一波拍摄武侠文艺片的高潮。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成为其中第一部大预算电影,票房收入不错,但评价一般。一个是商业片的兴起和观众的接受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当时正是这个起步期和转型期,出现这种争议是必然的,也是意料之外的,也是合理的。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带动了古装武侠片的拍摄热潮。

《卧虎藏龙》是2000年的一部武侠动作片。该片由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和章子怡联合主演。不仅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四个奖项,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可以说《卧虎藏龙》的获奖,让很多国内导演看到了中国最擅长的武侠片,可以在国际上获得很大的知名度,获得一定的奖项。于是,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诞生了,随后是2005年陈凯歌导演的《无极》,2006年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以及张艺谋的另外两部电影《飞屋环游记》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文艺片和武侠片结合的大片模式,邀请众多中外明星加盟,大制作,大宣传,就这样开始了。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争议在所难免。

第二,分析这些大片的优缺点。优点很明显,制作精美,明星加盟,视觉冲击力强,场面宏大,票房收入有保障,是商业片甚至是类型片的补充。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三个缺点。一是故事性弱,文学性戏剧不足。影片在描绘宏大的格局、色彩、氛围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剧情过于简单平淡,编排仍有不足。二是过于注重美与美,未能很好地触动观众的情绪和内心。大场面的描写太多,但在触动观众内心,引起情感共鸣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第三,明星多,缺乏层次。请了很多大牌明星,却没有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电影中可能有太多被过度表达的东西,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多东西由于篇幅的限制,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

第三,商业片的崛起需要一个过渡期。当时恰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快速发展。很多电影开始向商业化发展和过渡,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大背景和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电影市场也需要这些大片的加入和填补。它具有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和文化性,这也是这些大片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观众的接受也会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一个变化,更加注重故事情节、与历史的结合以及编剧的作用。这种改变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毕竟也是一种改变,已经可以看到这种争议的反思和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全部分析。都是个人观点,不合适。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请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一起探讨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76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