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什么意思

陈垣什么意思,第1张

陈垣(1880-1971)出生于一个毒贩家庭。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家和伟大的教育家。首先,他在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与陈寅恪并称为“二史官”,陈二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四史官”。主要著作有《元代西域人汉化考》、《校勘例释》、《历史讳例》、《通鉴食器注》等。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出版。1951年11月,毛泽东在怀仁堂举行国宴时,和陈远坐在一起,向别人介绍说:“这位是陈远,很有研究,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陈垣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人们称陈垣先生为宗教史专家,这是事实。他几乎不研究任何宗教。他在宗教史研究中拓展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学术成果,不仅是对民国学术的一大贡献,也是当时中国学术界能够推陈出新、与国际汉学界接轨的不可多得的前沿成果。同时,陈垣在研究历史文献时,十分注意研究目录的整理和工具书的使用。文学在陈垣的学术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为现代历史文献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在版本、目录、校勘等领域的著作。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的重要书目。

陈元对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州光华医学院、北京孤儿改造学校、北京平民中学相继成立。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导师。1926年至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年至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从事教学工作74年,教过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他当了46年的大学校长,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他对教学极其负责,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创造了许多新课程,沿用至今。

此外,他还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气节。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占领。他临危不惧,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了顾的《日知录》反清不仕,全的《济济亭记》反清民族英雄,以此激励自己,鼓励学生爱国。同时,他还以历史研究为武器,连续发表历史著作,抨击敌伪汉奸,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71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