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第1张

农村人常说“三代穷,三代富”。这种说法合理吗?

《我老姨说事》认为古人留下的话不无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穷无根,富无底”。再穷也只要三代,再富也只要三代。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以前所谓的农民都是给地主家做长工的。他们根本没有土地。他们靠帮地主家养牛种地为生,一年换几吨大米。农民没有土地,别说三代,就是他们的子孙也会很穷。后来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打天下,打地主,分田地。从那时起,农民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但是农民一亩地三分只能温饱,根本富不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土地承包制,让全国农民吃了定心丸。从此,农民真正走向了小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作为农村父母,面对自己贫穷的生活,深知没有文化的痛苦。认为农村孩子只有读书才能跳出“农门”,出人头地,读书才能当官,有钱有权,当官才不会穷。所以,孩子再怎么努力,往往也不可能痛苦。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哪怕是借钱也要让孩子上大学。

农村能上大学的孩子都很努力。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家里一直带着干菜,从来不去学校食堂买菜,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

那时候,大学毕业的农村孩子都把户口改成了非农,有了工作,有了工资,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父母最后苦了,又穷了,儿子富了,孙子也跟着富了。所以“只穷三代”才是真理。

那么“富不过三代”是什么意思呢?在农村,有钱人家以前都是地主,他们的儿子不是傻就是傻,还是“败家子”。富人的弟子都参与吃喝嫖赌,有的甚至烟瘾很大。我再优秀,所有的财产都会被儿子失去或者难以继承发扬。

现在农村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都是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孩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对孩子爱得淡,总知道拿着手机啃老本。父母只知道赚钱,儿子却知道花钱。父母知道儿子跟不上他们的期望。我感叹财富枯竭,儿子将失去我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所以说“富不过三代”是有道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886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