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第1张

客观地说,如果拜登上台,将有利于美国“形象”的扭转,有利于美国在短时间内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美国的国力会逐渐衰退,美国的价值观也可能被扭曲和改变。从长远来看,如果拜登民主党的“绝对公平”理念在美国生根发芽,美国将逐渐失去特色、创造力和吸引力,变得“平庸”。但由于特朗普仍在诉讼中,从法律角度来看,美国大选结果仍不确定,特朗普仍有连任的可能。

如果特朗普最终通过诉讼成功“连任”,必将加剧广受诟病的“特朗普主义”。那样的话,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更加孤立,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美国将失去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世界在进入多极化时代的同时,仍存在类似一战前国际形势的风险。但对美国来说,特朗普的继续执政或许有助于防止自身实力的迅速衰落,延长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寿命,或许还能维持二战前的“那个美国”。换句话说,美国虽然不再是世界的“霸主”,但仍有“老大”的实力。

大选过后,美国依然“混乱”。计票领先的拜登已经开始着手组建过渡团队,任命未来的白宫和政府官员,“草台班子”已经成立。被拜登神奇反超的特朗普拒绝“计票结果”,已经发动了多次“诉讼战”。虽然大部分诉讼被驳回,但特朗普仍然没有放弃。据媒体最新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特朗普的团队向密歇根州支付了300万美元的重新计票费,将对关键摇摆州密歇根州的两个县进行“重新计票”。可想而知,如果重新计票结果出现“颠覆性”逆转,势必对拜登此前获胜的重新计票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显然,美国大选尚未尘埃落定。有鉴于此,讨论特朗普总统和拜登总统谁更有利于美国,还是有价值和必要的。

在讨论拜登上台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影响时,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美国的现状。第二个是这次美国大选的幕后。今天的美国不是苏联解体时的美国,也不是四年前的美国。苏联解体后,美国可谓实力超群,一家独大。然而,经过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美国的国际声誉下降,经济深陷债务。虽然现在还是世界科技领先,但是空的产业化已经相当严重了。再加上小布什政府的战争消耗和奥巴马的民主政府在全世界的欢欣鼓舞,美国的“皮肤”一直在漏水。很多美国人感受到了美国的衰落,所以渴望改变。于是,毫无从政经验的特朗普“应运而生”。

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美国优先”战略,声称要拯救美国。不,特朗普的目的可能是减少美国的国际义务,增强美国自身的实力。但是,特朗普的行为和手段不能被大多数国家和相当一部分美国人接受。他不顾亲友退出集团和薅羊毛,令美国盟友不满,令国际社会反感,导致美国在世界的话语权逐渐丧失,霸权地位摇摇欲坠。虽然特朗普的“极端”经济策略一度让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可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特朗普的所有努力化为乌有,最终导致了这次大选的尴尬局面。

从选前的民调,以及选后美国社会和主流媒体的表现,从华尔街大佬和硅谷科技巨头的实际行动,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表态,我们不难发现,从上述现象中,整个美国精英阶层已经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包围圈”来阻止特朗普连任。从奥巴马的公开讲话中不难看出,他们封杀特朗普的理由也很“高”,那就是不能再让特朗普胡来了,他们要拯救美国。双方也都声称要“拯救美国”,那么如何解读呢?显然,双方已经上升到观念之战。

拜登对民主党和精英阶层的想法是“大政府、高税收”。表现形式是缩小收入差距,追求福利、就业、升学等社会方面的“绝对公平”。这种想法自然是高大上,理想满满的。但挑战是:“钱从哪里来?”特朗普以及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党内的纯粹保守派的想法是“小政府、低税收”。其表现形式是通过减税刺激实体经济回归,保障产业工人就业。在就业、福利、升学等社会方面保持“差异”,只追求相对的“公平”来保持社会的“竞争性”。这种想法和方法的缺点是损害了“资本”的利益,涉及种族歧视等政治问题。从这次美国大选中非裔支持拜登,反对特朗普就可以验证这一点。

从国际战略来看,拜登代表的民主党显然与特朗普的想法存在“等级”冲突。一般情况下,民主党的优先任务是首先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即团结或聚集价值观相近的国家组成联盟,共同应对“挑战”。这样,美国就必须将一部分利益“分流”给盟友。至于如何维持美国自身的实力,则是从美国制定的规则中“抢”来的。说白了,最后还是发展中国家“买单”。而特朗普的想法,则与民主党的想法“倒挂”。即在美国利益优先的前提下,美国先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有实力保证的美国再“重返世界”。

特朗普2017年上台后,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减少了退团义务,开始了一场“无差别”的贸易战。的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数据。但是它的减税,实体经济的回归,和空的去利息,伤害了相关阶层的利益。但不履行国际义务,损害盟友利益,极端的战略博弈意味着逐渐孤立美国。可以说和他自己提出的“美国又伟大了”是相悖的。从表面上看,特朗普的想法和策略显然是失败的。这次美国大选形成的“氛围”足以说明特朗普在理念的“实施手段”上败下阵来。

结合美国的现状,对比拜登和特朗普的理念和战略手段,可以说,美国这次大选已经不再是这两个人的斗争,也不仅仅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权力斗争,而是民主党多年来所倡导的已经改变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传统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之间的斗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在种族和人口结构方面,民主党主张“开放”,而特朗普所代表的价值观则试图阻止和延缓种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试图确保美国传统观念能够尽可能长久地盛行。对外,拜登将秉承民主党一贯的“联合盟友”策略,确保美国目前的“话语权”。特朗普想依靠美国的整体实力,重点威慑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战略对手。这种压制必然给世界格局和国际局势带来不确定性。

对于一个世界大国来说,内政和外交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就美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由于这次选举的各种奇怪现象,形成了两大势力的高度对抗。拜登和特朗普都获得了历史上最高的选票,这一点就证明了。11月14日,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而拜登和民主党支持者则针锋相对,相互冲突。表面上看,特朗普“不服输”的官司,以及拜登团队、主流媒体、科技巨头等精英力量对特朗普的围剿,会让特朗普处于不利地位,但也会增加美国社会的撕裂度。至于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其内斗必然会延伸到国际事务上。

最近,川普解雇了国防部长斯珀,并对其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进行了换血。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对“不忠”的清算。但不排除是为了给拜登未来的执政“绊脚石”。比如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的决定,比如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谣言”。这些措施一旦实施,必然会给拜登的国际战略调整带来阻力。目的自然是不想让民主党的策略与特朗普的国际战略偏离太多。

从拜登当选前后放出的风声来看,如果拜登上台,一定会恢复特朗普政府时期退出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议,让美国重新获得“框架”内的话语权。在主要的战略博弈策略上,拜登不止一次表示要和盟友一起行动。日前,在谈到如何应对签署RCEP协议时,拜登表示“有必要与其他民主国家结盟”。言外之意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即使拜登上台,国际博弈水平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提升,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鉴于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基辛格博士日前发出警告,劝拜登尽快调整战略博弈模式,避免与战略对手正面交锋。否则,世界局势就有可能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状态。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仔细想想,已经97岁高龄的基辛格不会是无的放矢。

至于特朗普连任和拜登上台谁更有利于美国的问题,客观来说,拜登上台会更有利于美国摆脱目前的“孤立”局面,会让美国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多呆一会儿。至于长远利益,是美国价值观决定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民主党的想法一定会加速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美国的传统价值观也会被“异化”。如果特朗普继续通过诉讼获得连任,美国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必然会激化国际局势,美国会更加孤立。至于谁执政会对美国的未来更有利,也是见仁见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90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