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股票形态

12种股票形态,第1张

谢谢邀请!先说说吧。股票的“形态”是什么?对于k线图的波动来说,波动周期小的就是k线的组合,大的就会形成“形”!形态学主要分为上、下、接力三类。底部形态分为双底(W底)、头肩底(三重底)、V型反转(尖底)、平底、长方形(箱体整理)等。顶部分为双头(M头)、头肩顶(三重顶)、倒V形(尖顶)、喇叭形等。接力形式分楔形、三角形等!

“形态”简单、直观、好用,所以很受新股民欢迎,几乎所有股民都对W底、头肩底等形态略知一二!

但是,按照我们主要的行为观点,形态学虽然受众广泛,但并不能掩盖它的一些缺点。而且有很多朋友学了很久的形态,还是没找到底和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形式的本质。

为什么我们认为形态学有一些缺点?首先需要指出形态学研究中的两个误区。让我们用例子来说明它们:

下图中,我们一开始不考虑其他细节。从A到B出现反弹,反弹点为C,然后继续下跌到D点,和B的位置差不多,此时有两种趋势:一是继续下跌,BC成为下跌中的反弹;第二种情况,反弹回E,形成W的底部,也就是说,这个W需要在出了E点之后才能形成,但是,当我们在D点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在W的底部呢?这不就是我们说的“看图说话”吗,分析完图?这是形态学研究的误区之一。

还有,下图中,W已经出来了,但是是W的底部吗?如果继续涨到F,就是W的底部;如果从E降到G呢?此时,ABCDE不仅是底层,还是BCDGE的M头。同样,G也可以成为三重底,M头也可以成立。下跌时是顶部形态,上涨时是底部形态。既然底和顶两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那么研究形态的意义何在?这是形态学研究的又一个误区。

当然,也有朋友会说,我们在研究W底部的时候,也要看成交量,比如AB的下跌,就是成交量的下跌;当CD下降时,它在收缩。这个时候很容易形成W底,所以像上面这样学形态学是不是有点武断?没错!首先要分析k线图的盘口、成交量反映、股价等。,找出AB下跌的本质,结合起来看原因,实力,成交量变化,双方实力对比。对波动逐一分析才是k线波动的正确方法。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83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