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

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第1张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贪嗔痴慢疑,代表众生无始以来所形成的恶的习气,代表我着,代表无明。

贪、嗔、痴、慢、疑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又称为五毒。

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与贪相反,贪是贪迷,迷于某种对境,而嗔,就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为疑。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

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五、疑:

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扩展资料

五毒心: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

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五盖: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盖乃烦恼之异名,有障、覆、破、坏、堕、卧之义,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49c)︰‘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

贪嗔痴慢疑是佛学中的说法,却和心理学、生活密切相关。我试着来理解这五个字。

贪嗔痴慢疑的本质是执着、分别、妄想。执着、分别、妄想是枝叶,贪嗔痴慢疑是花果。

执着,就是以我为执,不以客观规律、宇宙准则办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喜好的事物产生过分的追求,对于不好的事物产生过分的排斥;对外界事物的错误迷恋和贪取,凡是你认为好的人事物、名利情,努力追求,不肯放下,产生贪念。

执着,是心的意识对于各种判断和归属,在无明思维的影响下产生错误迷恋和贪取,所以实际上是用“妄执”这个词。执着会上瘾。放下自己的执着才能够为他人着想,生出慈悲心。由执着生贪,因执着而有贪果实。

分别,就是依据自我的感受产生有无、对错、好坏等等判断和归属意义上的认知;就是对事物现象所产生的比较或差别观念;就是比较这个比那个好,挑挑拣拣的心,其原点在于“我爱”等欲望的执著;分别即是没有平等心、以高低、贵贱之心处之。由分别生嗔,放下分别心,才能生出平等心。

妄想,即不切实际,不了解宇宙、人生事实真相;在狭义来讲是单指一切不合于实际的心念;广义是指一切由于外在现象、内在身心感受所引发的分别执着观念;是心的意识因为错误的理解和思维而产生的联想造作。例如在工作中挑轻活干,吃喝上挑喜欢的,东西贵的好,买名牌的等等;佛法中常说的是以假为真、以虚为实、以苦为乐等;如不行布施,靠耍手腕得到财富;靠耍小聪明得利益,人的偷税、漏税、占便宜的想法;认为自私地为自己打算,可以得到更多……这都是妄想。放下妄想,就出了清净心,有了清净心就有智慧和威德了。

执着妄想是烦恼的根源,会阻断智慧,是无明。

形象例子:

分别:这堆是我的,桌上那堆是您的。

妄想:这堆是我的,桌上那堆我也希望是我的。

执著:这堆是我的,桌上那堆也是我的。

由执着生贪,因执着而有贪果实。

由分别生嗔,嗔引出慢。

由妄想生痴,痴引出疑。

贪——欲望、贪心、爱慕、执着,是对于喜好的偏执;“贪”是在顺境出现; 贪:“欲物也”,与“舍得”之中的“得”相近又有不同;贪爱五欲,贪婪,贪心,贪念多,不知足,没有节制,没有界限。

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五欲执着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嗔——生气冲动、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是对于讨厌的偏执;“嗔”是在逆境发作;嗔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嗔,嗔怪,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即不满别人的言行,嗔心嗔念,冲动、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恼怒打骂伤害别人;脾气大、抱怨、厌恶、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烦恼不安等情绪,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家道不宁,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国家陷入灾难。

痴——不明佛理、愚蠢、不用头脑、不明事理,稀里糊涂;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痴”则在不苦不乐时出现,引发人们胡思乱想,甚至想入非非;痴,痴迷,愚痴无明,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愚蠢、不用头脑、不明白事理;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痴迷于功名利禄酒色财气。痴字源于我执,明明知道是错,却不肯悔改,是为痴。

比如说你爱某人,是爱他的优点与美德;你嗔某人,是讨厌他的缺点。但是你混淆,把两件事当作一件事,不知是对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不知道自己爱还是恨,难以做出选择。

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不能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慢——傲慢、骄傲、自以为是;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自我为中心、自恋、自我崇拜;慢是把自己与他人作对比而产生的。比如人有汽车,我没有,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买罢了,却认为自己比他人了不起。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真正悟道明道之人,知道宇宙(道)实在太深奥、太玄妙了,会照见到自己不知道的其实还很多,所以会臣服,我慢会彻底消溶。这是最高的心灵品质。不明宇宙真理实相,没有真正明白道的人,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世俗人的最大毛病。真正有道的圣人,不会患“狂傲自大”的毛病,因为以众人易患的毛病来警惕自己,所以就不会患上“狂傲自大”的毛病。

疑——猜疑、多疑、疑神疑鬼、对谁都不信任;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在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疑心" 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疑的弊病最大,几乎无可救药。

天道说到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贪嗔痴分别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 贪:就是想得到的欲望。见一切利益都想要就是贪心。佛说:贪心堕饿鬼道。 嗔:就是愤怒,怨恨的心里。不如意就容易生嗔恨心。有顺理嗔,无理嗔,无名嗔三种。佛说:嗔心堕地狱道。 痴:就是不明道理,不知好歹,遇事处理起来不明智

贪嗔痴慢疑中,慢疑是什么意思

┌1贪——贪爱五欲———————————————┐

六│2嗔——嗔恚无忍———————————————│

根│3痴——愚痴无明———————————————├—五钝使┐

本—┤4慢——骄慢自大———————————————││

烦│5疑——狐疑猜忌———————————————┘├—十使

恼│┌1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

││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6不正见—┤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五利使┘

│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非果——│

└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贪嗔痴慢疑中的‘疑’到底怎么做好点?

佛家说的五盖、思惑中‘贪嗔痴慢疑’,今天先不说前面4个,说第5个‘疑’。既然是覆盖,就要去掉。然后,禅宗不是说要起疑吗?还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之说。就我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体会,去掉‘疑’,不该是任何情况下都该不起疑,都完全相信,有时候对某个问题的起疑能促使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甚至能得到一点点的解惑。

但‘疑’过头的事情也常发生。比如,走出家门后老是怀疑,门关了没有啊?是不是没关啊经常在一些小事情上患得患失。

五盖中的‘疑’到底指什么呢?

到底对‘疑’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贪嗔痴慢,无着便是菩提 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慢即是三界, 把贪嗔痴慢转化成菩提便是超三界。贪嗔痴慢没有实性,只是针对众生来讲。我们的佛性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无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如果我们能够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慢即是佛性,贪嗔痴慢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不见相,名为见佛。离心无佛,离佛无心。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女人就得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哪是天国的女人是什么意思

与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女子成就好事,感觉像一夜风流

贪嗔痴是什么意思人们所说的“贪”到底是什么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我是万罪源,一切皆因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整个六道一切众生都执著有一个 我 的观念。

有了我这个执念,就会有我怎样怎样,我要怎样怎样。

同时就有对应的有 你 建立 ,然后又有 大众 的建立

继而就会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本愿望。

但快乐总是短暂而且不会满足的,于是便追求不止,这就是贪。

但因外界或自身原因等等阻碍让自己不能快乐的时候,就会生气,发怒,又叫嗔恚。

而这一切的根本都来自于愚痴,愚痴在不知道诸法实相,不知道”我“是众多因缘组合而成,并非独立存在并且不变的。

变化的东西,就是无常,无常既是虚妄,既是苦。

” 我 “是由五蕴组合而成,并非独立存在的。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

贪嗔痴慢疑和七情六欲都是什么意思

贪是贪心、嗔是恨心、痴是愚痴、慢是骄慢、疑是怀疑。七情六欲,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恨。六欲,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

无始都从贪嗔痴 烦恼皆从色爱欲是什么意思

这是那些和尚说的

就是如果戒掉贪嗔痴,色爱与

就可以达到四大皆空的境界,那样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了

"皆因无始贪嗔痴"中的"无始"是什么意思

“皆因无始贪嗔痴"中的"无始意思是:没有缘由

一切世间如众生、诸法等皆无有始,如今生乃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辗转推究,故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称无始。

出处:

唐·般若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肾行愿品》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找今皆忏悔。

释义:

我今生所造作的诸种恶业,都是由于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习气,经由身口意三业所生发,一切罪障我现在都完全忏悔。

经句所含的智慧:

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事忏"即是礼拜、赞叹、诵经等行为,一般之寺院的忏仪法会均属此类。“理忏”指观实相之理以达灭罪之忏悔,又称观察实相忏悔。

正如《莲池全集》所谓"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简言之,既然万法唯心所造,罪的性质也不是实有的,不可能长久存在;罪既由心所生,也可以将它从心中抹去,这就需要空性智慧来照破罪垢的黑暗面。

贪嗔痴慢疑是佛教所说的五毒心。贪、嗔、痴、慢、疑五种心会使人造作恶业,像毒药会妨碍人的修行,故称为五毒心。清除五毒心是修行者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则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大法,若五毒心尚存,则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欲修佛道必先除五毒心。

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破坏堕卧,不生花果。云何为五?(中略)如是有情欲界心树,为此五盖之所覆故,破坏堕卧,不能生长七觉支花、四沙门果,故覆等义是盖义。戒杀、放生和吃素等,都是一种慈智双运的表现。因此放生、戒杀和素食都是有功德的,但并非是吃素本身就等于解脱证果。如果单纯吃素就能解脱的话,所有的草食性动物早都解脱了。

以上就是关于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如何理解贪嗔痴慢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14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