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漏斗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漏斗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第1张

下列关于漏斗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坐骨棘间径小于10cm

B坐骨结节径小于8cm

C坐骨结节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小于15cm

D临产后先露入盆困难

E容易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正确答案:D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二:

Al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有关妊娠的概念正确的是

A妊娠20周以内分娩为流产

B妊娠28周至36周分娩为早产

C妊娠38周至41周分娩为足月产

D妊娠43周之后分娩为过期产

E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死亡称死产

2临产后起主要作用的产力是

A腹壁肌收缩力 B子宫收缩力

C肛提肌收缩力 D圆韧带收缩力

E膈肌收缩力

3正常骨产道的特征正确的是

A骨盆人口前后径比横径长 B骨盆出口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C中骨盆横径比前后径长 D骨盆出口前后径小于横径

E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

4正常骨产道的特征正确的是

A最短的前后径是中骨盆前后径

B最短的横径是骨盆人口横径

C中骨盆横径相当于两髋臼中心

D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E骨盆倾斜度正常值为70°

5骨盆人口前后径的前端是

A耻骨联合上缘 B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C耻骨联合下缘 D耻骨联合下缘中点

E耻骨联合后面中点

6骨盆人口前后径的正常值是

A9cm B10cm

C1lcm D12cm

E13cm

7妇女骨盆倾斜度的正常值是

A50° B55°

C60° D65°

E 70°

8临产后宫颈的变化正确的是

A初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B经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然后宫口扩张

C宫颈管消失过程先形成漏斗状,逐渐短缩直至消失

D形成前羊水囊后,宫口不易扩张

E破膜后胎先露部直接压迫宫颈,影响宫口扩张速度

9正常胎位分娩机制的概念正确的是

A衔接: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B下降:呈持续性,贯穿分娩全过程

C俯屈:经俯屈胎头前囟位置最低

D内旋转:胎头到达骨盆出口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

E仰伸:胎头颏部紧贴胸部

10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进入骨盆人口时呈俯屈状态

B下降动作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

C下降动作呈连续性

D俯屈动作完成后,胎头以枕额径通过产道

E胎头颅骨最低点达骨盆最大平面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11枕右前位的'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人口右斜径上

B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而发生俯屈

C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D胎头内旋转时广其枕部向右旋转45°

E胎头娩出后,其枕部向左旋转45°为复位

12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人口左斜径上

B俯屈动作发生在胎头到达中骨盆时

C内旋转动作完成于第一产程初期

D胎头降至阴道外口出现仰伸动作

E胎头娩出后,枕部向右旋转90°

13胎头矢状缝与骨盆人口右斜径相一致的胎位是

A枕右前位 B枕右横位

C枕左横位 D枕左前位

E枕左后位

14枕左前位胎头进入骨盆人口时衔接的径线是

A双顶径 B双颞径

C枕下前囟径 D枕额径

E枕颏径

15枕先露胎头到达盆底俯屈后,适应产道继续下降的径线是

A枕额径 B双顶径

C枕下前囟径 D双颞径

E枕颏径

16枕前位胎头经俯屈动作后,进行内旋转的部位是

A骨盆人口平面 B骨盆最大平面

C中骨盆平面 D骨盆出口平面

E骨盆底

17枕前位胎头通过软产道时进行内旋转是使胎头的

A矢状缝与骨盆人口横径相一致

B矢状缝与中骨盆横径相一致

C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

D前囟转至耻骨弓下面

E后囟转至骶骨前方

18当枕前位胎头下降至阴道口仰伸时,胎儿双肩径进入

A骨盆人口前后径 B骨盆人口横径

C骨盆人口斜径 D中骨盆前后径

E中骨盆横径

19最短的胎头径线是

A双顶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枕下前囟径

E双颞径

20最长的胎头径线是

A双顶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枕下前囟径

E双颞径

21比较可靠的先兆临产征象是

A假临产 B见红

C胎儿下降感 D胎动活跃

E尿中hCG明显增多

22总产程及产程分期的时间正确的是

A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称总产程

B第一产程初产妇约需14~16小时

C第一产程经产妇约需10~12小时

D第二产程初产妇约需l~2小时

E第三产程约需30分钟

23正常时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所需的时间为

A5~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B5~10分钟,不超过25分钟

C 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D10~20分钟,不超过30分钟

E20~3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24正常分娩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初产妇临产后胎头多已人盆 B胎膜破裂多在宫口开全时

C产妇屏气用力标志宫口开全 D生理缩复环常在平脐部位看到

E第三产程多超过30分钟

25正常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正确的是

A自然破膜多发生在胎头进入骨盆人口时

B生理缩复环有时可达脐平

C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

D每隔4小时听胎心1次

E嘱产妇宫缩时加用腹压

26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0~3cm B3~4cm

C4~6~m D6~7cm

E7~8cm

27第~产程活跃期的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5~6cm B6~7cm

C7~8cm D8~9cm

E9~10cm

28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最大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2~7cm B3~8cm

C 4~9cm D5~10cm

E7~10cm

29临产后肛门检查了解胎头下降程度时,最常用作骨性标记的是

A骶岬 B坐骨结节

C坐骨棘 D耻骨联合后面

E骶窝

30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A肛门括约肌松弛 B胎头拨露

C胎头着冠 D宫口开大10cm

E外阴膨隆

31在进行阴道检查时,结合囟门确定胎方位有意义的颅缝是

A人字缝 B矢状缝

C冠状缝 D颞缝

E额缝

32临产后的枕先露胎头下降程度是以

A骨盆人口平面为标志 B坐骨棘平面作标志

C骨盆出口平面作标志 D骨盆最大平面作标志

K阴道外口作标志

33宫口开全后,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是

A经阴道外口看到胎发时 B胎头开始拨露时

C胎头拨露后不久 D胎头拨露后联合紧张时

E胎头开始着冠时

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3430岁初产妇,妊娠40周,宫缩规律,枕左前位,胎心良好,肛查宫口开大

2cm,胎头未衔接,符合本产妇实际情况的骨盆测量数据应是

A骶棘间径24cm B骶耻外径17cm

C骶嵴间径27cm D坐骨棘间径10cm

E坐骨结节间径85cm

3524岁初产妇,规律宫缩12小时,连续观察2小时,宫口由6cm开大_至7cm,

胎头棘下1cm,胎心率140次/分。本例正确处置应是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B肌注哌替啶100mg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立即行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术

36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8小时,血压110/70mmHg,骨盆正常

大小,预测胎儿体重为2700g,枕左前位,胎心正常范围,肛查宫口开大3cm,先露

平棘。本例正确的处置应是

A不需干涉产程进展 B静脉推注地西泮lOmg

C静脉缓注25%硫酸镁16ml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人工破膜

3726岁初产妇,妊娠42+l周,规律宫缩10小时。检查胎儿较大,估计体重

3800g,枕左前位,胎头高浮,胎心率166次/分。骨盆正常大小,宫口开大2cm,尿

雌激素/肌酐比值为7。本例恰当的分娩方式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

B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助娩

C等待宫口开全行胎头吸引术助娩

D左侧卧位,吸氧,静注lo%葡萄糖液

E尽快行剖宫产术

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问题38~39)

26岁初产妇,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人院。查: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

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胎

头“o”。3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

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肛查宫口开大5cra,胎头“0”。

38此时产程受阻的原因主要是

A骨盆人口狭窄 B扁平骨盆

C中骨盆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漏斗骨盆

39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B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C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D先兆子宫破裂

EⅢ度胎盘早剥

(问题40—41)

34岁已婚妇女,孕36周,规律宫缩10小时,破膜3小时人院。检查宫缩持续

20~25秒,间歇7—8分钟,宫口开大8cm,胎心率160次/分,阴道检查坐骨棘稍

突,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5cm,胎头为“0”。

40本例可能的诊断是

A高龄初产 B。骨盆人口狭窄

C骨盆人口和出口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41复查子宫长度33cm,腹围96cm,胎心170次/分,此时不恰当的处理是

A吸氧 B行无应激试验

C静滴广谱抗生素 D剖宫产

E静滴碳酸氢钠

A4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

(问题42—46)

25岁初孕妇,妊娠39周,不规律宫缩有2日,阴道少许血性黏液,查血压136/

96mmHg,子宫长度38cm,腹围106cm,胎心158次/分,宫缩持续32秒,间隔5

分钟,肛查宫口lcm,缩宫素激惹试验出现早期减速。

42本例诊断不正确的是

A先兆临产 B巨大胎儿

C足月活胎 D临产

E妊娠高血压

43产妇入院后行温肥皂水灌肠,1小时后阵缩频发,宫缩持续40秒,间隔2~

3分钟,胎心140次/分,先露S一1,宫口开大2cm,血压130/88mmHg。此时不当

的处理是

A鼓励进食,增加营养 B每隔1小时听胎心

C检查有无头盆不称 D左侧卧位

E静滴缩宫素加速产程

44临产18小时再查宫缩减弱变稀,胎心15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2cm,先露

为0,血压120/90mmHg,尿蛋白(±),无自觉症状。此时正确诊断应是

A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B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

C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 D胎儿窘迫

E妊娠期高血压

45根据上述病情,此时最不恰当的处理是

A急查胎盘功能 B左侧卧位

C间断吸氧 D阴道检查了解头盆关系

E静滴肼屈嗪

46临产18小时再检查,宫缩45秒,间隔3分钟,胎心监护显示胎心165

次/分,频繁出现晚期减速,胎膜已破,羊水黄绿色,血压144/90mmHg,阴道检查

宫口开全,先露S+4,此时紧急处理应是

A静滴肼屈嗪 B静滴硫酸镁

C行产钳术 D立即行剖宫产术

E静推葡萄糖液+维生素C

(问题47~50)

23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3小时,枕右前位,胎心136次/分,骨盆

外测量未见异常,B型超声测胎头双顶径96cm,羊水平段30cm。

47此时最恰当的处置应是

A行剖宫产术 B静脉滴注缩宫素

C缓慢静注能量合剂 D肌注维生素Kl

E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48经观察,第一产程潜伏期已达17小时,子宫收缩8~10分钟一次,持续30秒。产科检查:胎心142次/分,胎头已入盆,S+1,孕妇自述排尿困难,检查肠胀气。此时处理应是

A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B行剖宫产术

C静注地西泮10mg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人工破膜

49经处置后宫缩正常,胎头下降,S+2,宫口开大5cm,此时最恰当处理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人工破膜

C让产妇用腹压 D温肥皂水灌肠

E行剖宫产术

50宫口开全2小时,宫缩减弱,肛查盆腔后部空虚。阴道检查S+4,胎头前囟

在骨盆左前方。此时的处理方法应是

A行剖宫产术

B会阴侧切,徒手转正胎头,产钳助娩

C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经阴道自娩

D吸氧,静注地西泮

E静注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同时肌注哌替啶

B型题(配伍题)

(问题51—55)

A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

B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C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

D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E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51骨盆出口横径

52中骨盆横径

53中骨盆前后径

54对角径

55出口后矢状径

(问题56—57)

A甘露醇 B哌替啶

C冬眠合剂 D硝普钠

E硫酸镁

5626岁初孕妇,妊娠39周,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25g/24h,无产兆,

此时首选药物应是

5724岁初产妇,临产后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宫口扩张缓慢,肠胀气,无

头盆不称,此时首选药物应是

(问题58—60)

A潜伏期延长 B活跃期延长

C活跃期停滞 D第二产程延长

E第二产程停滞

5828岁初产妇,妊娠40周,于晨5时临产,14时宫口开大4cm,23时宫口开

大7cm,此时诊断为

5925岁初产妇,宫口开全超过2小时尚未分娩,此时应诊断为

6029岁初产妇,妊娠39周,晨4时出现规律宫缩,10时自然破膜,20时30

分查宫口开大2cm,此时应诊断为

(问题61~63)

A髂嵴间径23cm

B骶耻外径165cm

C坐骨棘间径9cm

D坐骨结节间径8Ocm

E出口横径加出口后矢状径145cm

61骨盆入口狭窄

62中骨盆狭窄

63骨盆出口狭窄

接近临产期,孕妇的心情都会特别的紧张和激动。所以,家里人必须都加的注意孕期必须要检查的项目,尤其是对于骨盆的测量,了解骨盆的大小和胎儿的大小是否可以正常的顺利生产。那么, 孕妇骨盆测量怎么测

孕妇骨盆测量怎么测

准妈妈自己无法测量骨盆,需到医院进行产检时测量。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的方法和测量工具各不相同。目前常采用的是人工测量。

1、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使用的是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主要测量和记录以下的几项。

(1)髂棘间径(IS):孕妇伸腿仰卧于检查床,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IC):孕妇伸腿仰卧于检查床,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并记录数据。测量以上的两项能够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正常值为23~26cm。

(3)骶耻外径(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正常值为18~20cm。

(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5)出口后矢状径:孕妇取膝胸或左侧卧位;检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找到骶尾关节后予以标记;测量从标记处至出口横径中点间的距离,即为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

(6)耻骨弓角度: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并记录。正常值为90°。

2、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使用的是中骨盆测量器,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骨盆内测量主要测量以下几项。

(1)对角径(DC):检查者伸入阴道的中指尖触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以另一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间的距离,即为对角径。即为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 ,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

(2)坐骨棘间径(BD):测量方法是一手食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即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

(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能容纳3横指(5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指骨盆狭窄。

3、超声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除了可以借助测量器进行人工测量外,还可以应用超声在孕中期测量骶耻径,以了解孕妇的骨盆情况。

孕妇仰卧在检查床,在下腹正中矢状切面显示骶骨岬,在耻骨联合上横切显示耻骨联合,以耻骨联合中点旋转探头90使探头与孕妇纵轴一致,于子宫后方可见一弯曲弧型骨界面,较凸起处为骶骨岬,上下移动探头,使扫描方向略向上,待骶骨岬与耻骨联合回声出现在同一平面时冻结图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内侧与骶骨岬前端连线最窄处的距离为骶耻径亦入口前后径。

骨盆测量数据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每个人的骨盆大小和形态受到个人的身体发育、营养状况、遗传和种族差异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1、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诊断为均小骨盆,可发生难产。

2、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

3、骶耻外径(EC)小于18cm、对角径(DC)小于115cm时,诊断为扁平骨盆。

4、耻骨弓角度小于90°,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矢状径之和小于15cm,骨切迹宽度小于2横指时,诊断为漏斗性骨盆。

5、坐骨切迹宽度间接反映中骨盆后矢状径大小、中骨盆狭窄往往伴有骨盆出口狭窄,通过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坐骨棘内突程度以及坐骨切迹宽度,间接判断中骨盆狭窄程度。

精彩推荐:

宫外孕

羊水穿刺

四维彩超

唐氏筛查

静脉曲张

以上就是关于下列关于漏斗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全部的内容,包括:下列关于漏斗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应试题及答案(2)、孕妇骨盆测量怎么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10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