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思危下一句是什么

居高思危下一句是什么,第1张

居高思危,盛满戒溢。——魏徵

相关成语:居安思危,意思是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2]其根本;欲流之远[3]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思)国之治(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4]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6]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7]元首,承天景[8]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9]终者盖[10]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14]之以严刑,振[15]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岂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17]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18]百川;乐盘游[19],则思三驱[20]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21]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22]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24]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25]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27],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0]长(cháng):生长,长成。

[1]固:使……稳固。

[2]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流得远。

[3]浚(jùn):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

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重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 

[13]行路:路人,陌生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通“震”,威吓。

[16]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17]谦冲:谦虚。冲:虚。自牧:自我约束。牧:养。这里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打猎。

[20]三驱:出自《易经》“王以三驱”,有两说:一说狩猎时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一说一

年以三次田猎为度。

[21]敬:慎。

[22]黜:排斥。

[23]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即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臯陶谟》:“宽

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智力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

(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彊而义。”

[24]简:同“拣”,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27]劳神苦思:劳 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辛苦。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具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吴越这样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他们能拥戴您也能推翻您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忽视的吗?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警戒;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宏扬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的文言文翻译是: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

1、这句话的全文是出自古文《上谓侍臣曰治国如病》,全文是: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tǎng)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2、这篇文章的翻译是:

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3、李世民,陇西成纪人,于公元598年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居安思危意为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只走了一段上坡路,而是一直在走上坡路,一旦不在走上坡路,那就会无限走下坡路,跟不进则退是一个道理。

当然人不可能一直会走上坡路,总会有不顺走下坡的路的时候,就看你走到坡下时,看你是愿意在坡下过着安逸的生活,还是愿意抱着期望再走上另一条上坡路,但无论怎样都应该,至少让心保持着上坡路的状态。

危险总是会在你最安逸的时候来临,安逸的时候自律实在太重要了。我是一个不太懂得自律的人,这种弱的自我管理意识将是自毁的第一步,因为你会发现 一旦长时间的停止学习,就会慢慢暴露自己很多的缺点。这都是人性的弱点 能理解,但是不能接受,也会把之前养成的好习惯在短短的时间内毁之殆尽,等到你真正回过神来时 ,你会发现做什么都无法弥补。

而能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在过得太安逸时,要保持自己的高度警惕,无论是学习  生活 、还是工作  。在学习中,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不懂得为即将要考试的东西早做准备。那么这些你本该拥有的技能,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跳出来为难你。

在生活中 ,人能把自己活好已经不容易的。所以无论周边的人或者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影响着你,你都只需记住 , 自己保持时刻清醒,做自己就好 ,成为你想成为的,而不是别人眼里期望的。

在工作中 ,如果一个企业或者行业不懂得居安思危 ,那就会被这个企业或者行业里的潜在的危险,所慢慢吃掉,亦或者被时代淘汰。那种停在自己的位置不愿意去跟着时代去进步 ,最后被这个时代淘汰的企业比比皆是

人总是会在停止学习,混着最安逸的日子时做错一些事情,也许是大脑不够清醒,亦或者是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这样做了。即使不利人 最后也不利己,但是知道错了,马上停止 那就是一种进步,然后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弥补,那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坏。

这里说的意思不是要你,一定像个书呆子一样学习,而是不能那生活混过去 ,敷衍对待。甚至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我们每个人不是都应该,好好过着自己的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会让你的,每一天都过着充实。

所以,不管是学习 生活 还是工作,都应该懂得居安思危,即使有些危险是避免不了的,但至少它来临时我们不会那么的手足无措

1八小时之外不学习

2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

3靠个人能力单打独斗

4心理脆弱容易受伤害

5技能单一没有特长

6计较眼前目光短浅

7情商低下

8观念落后知识陈旧

这八种现象是危险悄悄来临的标志。

人成功在短板上,人失败在短板上。

人成功在缺点上,人失败在缺点上。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计。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典

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以上就是关于居高思危下一句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居高思危下一句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谁的文章、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下一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024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