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诸葛公》译文与赏析

《容斋随笔·诸葛公》译文与赏析,第1张

诸葛公

诸葛公

原文

诸葛孔明千载人[1],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2],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3],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4]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5],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6],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7]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8],事一旦之谲[9]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诗尽之矣。

注释

[1]千载人:千年的伟人。[2]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3]蓍(shī)龟:蓍草、龟壳,两者都是用来占卜的,此处代指占卜算卦。[4]夷夏:指少数民族和中原人。[5]佞:善辩,巧言谄媚。[6]潼关:在今陕西潼关东南。[7]秦岭:自甘肃天水至河南三门峡一段山脉。[8]翳行窃步:暗中出兵偷袭。[9]谲(jué):欺诈的意思。

译文

诸葛亮是千百年以来的伟人,他行军用兵之道,都是以仁义之道为原则,自三代以来,从未有过像诸葛亮这样的人他的思想和行为,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他出生在乱世时期,以种田为生,倘若没有徐庶的举荐,刘备的三顾茅庐,则诸葛亮必是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扬名显达了。诸葛亮第一次遇见刘备时,就讨论不能够和曹操较量高低,可以支援孙权,但却不能对其图谋,只有荆州、益州可以夺取。这些话就像占卜算卦一样的准确,果然在他的一生中这样的形势都没有发生改变。在二十多年中,刘备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少数民族和中原人都佩服他,敌人畏惧他。对上,他完全取得了君主的信任,所以刘备在临终时,对诸葛亮说:“如果我的儿子没有治国才能,你可以取代他自己做皇帝”。后主刘禅虽平庸懦弱,没有立国的才能,但他也敢将国家交给诸葛亮而从不对他产生怀疑。对下,他的诚信与才德威望被所有人信服,所以廖立与李严虽然都被诸葛亮弹劾免职,但听到诸葛亮病逝,廖立痛苦大哭,李严因过度伤心而亡。后主刘禅左右的奸佞之臣巧言善辩,遍及朝野,但却没有人怀有暗害诸葛亮之心。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地区之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向西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六次率领大军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惧老虎一般。司马懿仔细地巡查诸葛亮的营寨后,感叹他为天下奇才。钟会征讨蜀国时,曾派人到汉川祭祀诸葛亮庙,并禁止士兵在诸葛亮墓的周围砍柴,这仅仅凭借诸葛亮的高超才能与足智多谋所获得的吗?蜀国大将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总是请求领兵一万,从暗道走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诸葛亮一直没有答应;魏延又请求诸葛亮给他五千精兵,他想要沿秦岭向东走,直取长安。并认为这样可以平定咸阳以西的地方。史臣认为诸葛亮觉得魏延的计策太过于危险,所以不予采纳,其实并不是这样。诸葛公是认为正义之师是不可以用诈谋奇计的,于是他便率领几十万大军,占据要道来讨伐敌军,他举起大旗,高鸣战鼓,直指魏国的都城,他本来打算派人给魏军送战书,择日交战,怎么能够暗中出兵偷袭,以欺诈之计占据咸阳呢?司马懿比诸葛亮大四岁,但司马懿活着而诸葛亮却死了,年仅五十四岁。上天不保佑庇护汉室,这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甫这两句诗已经把这件事说得淋漓尽致了

评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他为了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代宰相的楷模。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最大的特点是有谋略,所以鲁迅曾经评价《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多智而近妖”。但事实上,诸葛亮能够取得成功,更多是依靠他强大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他是人应有的心量、雅量和气量的集中体现,是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结果。有第一等的胸襟、第一等学识,便有第一等的魅力。

赦放债负

赦放债负

原文

淳熙十六年二月《登极赦》:“凡民间所欠债负,不以久近多少,一切除放[1]。”遂有方出钱旬日,未得一息,而并本尽失之者,人不以为便[2]。何澹为谏大夫,尝论其事,遂令只偿本钱,小人无义[3],几至喧噪。绍熙五年七月覃赦,乃只为蠲[4]三年以前者。按晋高祖天福六年八月,赦云:“私下债负取利及一倍者并放。”此最为得[5]。又云:“天福五年终以前,残税并放。”而今时所放官物,常是以前二年为断[6], 已输纳,无及于惠矣。唯民间房赁欠负,则从一年以前皆免。比之区区五代,翻有所不若也。

注释

[1]除放:免除。[2]人不以为便:人们认为这个条令不合理。[3]小人无义:一些小人贪利忘义。[4]蠲:赦免。[5]得:适当,得益。[6]断:限期。

译文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二月发布《登极赦》说:“凡是民间所欠国债,不因年代远近、数量多少,一切加以免除。”于是有刚借出去的钱还不到十天,没得到一点利息,而连本都失去了,许多人认为这个条令不合理。当时,何澹任谏议大夫,曾经议论过这件事,于是又下令只偿还本钱,一些小人贪利无义,几乎达到喧闹的地步。宋光宗绍熙五年七月,皇上再次对百姓进行赦免,但只是赦免三年以前所欠的债。按:晋高祖天福六年八月,赦令说:“私人欠债以及已经收取利息一倍的都加以免除。”此赦令颇为得体。又说:“天福五年十二月以前,过去残留的赋税一并免除。”而今天所放官物,常是以前二年为限,而百姓已经交纳给官府,百姓没有得到实惠。仅民间租赁房子所欠债,则从一年以前都加以赦免。今天和小小的五代相比,反而有所不如。

评析

许多领导在作重大决策之前,不爱搞诘难推理,不爱搞调查研究,专一偏爱拍脑袋来定夺,名曰爱民,实则害民。这种自娱自乐的工作方法,自古及今都没有绝种啊。

列子书事

列子书事

原文

《列子》书事[1],简劲宏妙[2],多出《庄子》之右,其言惠盎[3]见宋康王,王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客将何以教寡人?”盎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观此一段语,宛转四反,非数百言曲而畅之不能了,而洁净粹白[4]如此,后人笔力,渠复可到耶!三不欺之义,正与此合:不入不中者,不能欺也;弗敢刺击者,不敢欺也;无其志者,不忍欺也。魏文帝论三者优劣,斯言足以蔽之[5]。

注释

[1]书事:记载的事情。[2]简劲宏妙:简洁明快,精准巧妙。劲:笔法遒劲。[3]惠盎(àng):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惠施的近支族人。宋康王治国谋臣,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4]洁净粹白:干净利落。[5]足以蔽之:足以概括。蔽:概括。

译文

《列子》记载的事情,简洁明快,精准巧妙,胜过《庄子》。它记载了惠盎见宋康王时所说的一段话,康王说:“我所喜欢的人是既勇敢又有力气的那种,你打算展示什么本事给我看呢?”惠盎说:“臣有办法,可以让勇敢的人刺之不入,有力气的人击之而不中。”康王说:“好,这个本事我倒想要听听你怎么说。”惠盎说:“刺之不入,击之不中,也这是一件令人耻辱的事情。臣有办法,可以让那些有勇气的人,不敢刺,有力气的人,不敢击。不敢,并不是没有刺人、击人的想法。臣所有的办法,是要使有勇气有力气的人没有刺人、击人的想法。没有这种想法,也就是没有追逐利益的想法。臣有办法,可以使天下男女没有不高兴的并都想要为他效力,这些都比你所说的勇而有力的人强得多,并在上面所说的四个层次之上。”看了这一段话,宛转四个层次,并非一般人用几百句就能将其意思表达清楚了。但《列子》中的论述干脆利落,后人所写的文章中还有谁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呢?这段话与三不欺之义正好相合。刺不入,击不中,不能欺;不敢刺,不敢击,不敢欺;无其志者,不忍欺。魏文帝曾评论这三者的优劣,其实这段话就足以概括了。

评析

洪迈认为《列子》记载的事情,简劲宏妙,胜过《庄子》,并从《列子》中摘录惠盎见宋康王之事证明其观点。文中写道惠盎了解到宋康王喜欢有勇有力之人,便顺其喜好提出“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的方法,由此引起宋康王的好奇心。之后说出“非无其志”的方法,因此说服了宋康王。惠盎善于运用谈话技巧,善于因势利导,使得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能够成功说服宋康王。洪迈认为惠盎说服宋康王的这一段话,“宛转四反,而洁净粹白如此”并非是“百言曲而畅”才可以达到的,后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全宋笔记 第五编 六》(洪迈)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yhaf  

书名:全宋笔记 第五编 六

作者:洪迈

出版年份:2012-1

页数:510

内容简介:

《全宋笔记(第5编)6》内容包括:容斋三笔、容斋四笔、容斋五笔。讲述王右将军逸少,晋、宋问第一流人也。遗情轩冕,摆落世故,盖其生平雅怀。自去会稽内史,遂不肯复出。自誓于父母墓下,词致确苦。予味其言而深悲之。又读所与谢万石书云:坐而获逸,遂其宿心。比尝与安石东游山海,颐养闲暇之余,欲与亲故时共欢宴,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常依依陆贾、班嗣之处世,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论韩公文

论韩公文

原文

刘梦得、李习之、皇甫持正、李汉[1],皆称诵韩公之文,各极其挚。刘之语云:“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鸾凤一鸣,蜩螗[2]革音。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习之云:“建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拔去其华,得其本根。包刘越嬴,并武同殷。六经之风,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又云:“公每以为自杨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后进之士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以为法。”皇甫云:“先生之作,无圆无方,主是归工,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尚友作者,跂邪炫异,以扶孔子,存皇之极。茹古涵今,无有端涯。鲸铿春丽,惊耀天下,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鬼入神出,姬氏以来,一人而已。”又云:“属文意语天出,业孔子、孟轲而侈其文,焯焯烈烈,为唐文章”。又云:“如长江秋注,千里一道,然施于灌激,或爽于用。”此论以为不知公者。汉之语云:“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是四人者,所以推高韩公,可谓尽矣。及东坡之碑一出,而后众说尽废,其略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历唐贞观开元而不能救,独公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岂非参天地而独存者乎?”骑龙白云之诗,蹈厉发越,直到《雅》、《颂》,所谓若捕龙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

注释

[1]刘梦得: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着名诗人,有“诗豪”之称。[2]蜩螗(tiáotánɡ)革音:蜩螗,比喻喧闹、纷扰不宁;革,改变。

译文

刘禹锡、李习之、皇甫持正、李汉,都极为真诚地称赞韩愈的文章。刘禹锡称赞说:“无计其数的高山,唯华山险要峻削。人文才子层出不穷,诞生了韩夫子。鸾凤一声长鸣,蜩螗便改变了声音。你手持文权,俯视海内九州。你评论高下,一举一动令世人瞻仰。三十余年间,你的声名已经充满天地之间。”李习之称赞说:“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以来,文风卑弱、文质丧失、文气萎靡,文体败落。剽窃吞剥之风大作。而文公你拔其精华,得其本根,上循商、周、秦、汉,使六经朴实的文风绝而复新。天下学文的人也有所遵循,从而大大变革了文风。”李习之又说:“韩文公常以为自杨雄以后,就没有真正的作家出现。他所作的文章也从来没有模仿过前人,却总是能和前贤并驾齐驱。后来人有志学习古文的,没有不把他的文章看做楷模的。”皇甫持正称赞韩愈的文章:“先生所作的文章,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十分高妙。他深入钻研六经的精髓,掌握圣人权衡事物的观点,与天下作家为友,坚决抵制异端邪说并与之斗争,来扶助孔子,以保卫伟大的儒家思想标准。他的思想包古含今、无边无际。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辞藻华丽,震惊天下,内容充实缜密,章句妥帖美妙,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从周代以来,也只有他一人而已。”他又说:“先生作的文章,立意、语言都像是自天而降。他学习孔子、孟子并以文章发扬他们的思想,鲜明壮美,是唐代散文的新篇章。”又说:“先生的文章,就像长江秋水的洪流,一泻千里,气势宏伟,而如用于灌溉,可能就是大材小用了。”这一点似乎是不太了解韩愈。李汉评论韩愈的文章说:“韩文公的文章奇诡如同蛟龙在飞翔,文采如同是虎凤在跳跃,语言铿锵有力如同韶乐在鸣奏,文章如同日光般玉洁,表现出周代六经中的感情,孔子的思想,千姿万态,最终还是对道德、仁义的润泽和表现,这是非常明显的。”这四个人对韩愈文章的评价可谓是淋漓尽致了。当苏东坡的《韩文公庙碑》一问世,所有的赞美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了。苏东坡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能成为百代宗师,说出一句话就能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都是因为他的成就可以和天地的化育万物相提并论,和国家命运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自东汉以来,儒道衰丧,文风败坏,经过唐朝贞观、开元两个兴盛时期也未能挽救,只有韩文公自己谈笑着挥斥邪说,天下的人都疯狂地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重新回到正道上来。他的文章使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以来衰败的文风得到振兴,他宣扬儒道,把天下人从沉溺中拯救出来,这难道不是赞助天地、关系盛衰、浩大独立的正气吗?”后来,苏东坡又写了一首骑龙邀游白云乡的诗,慷慨激越,一直追随《诗经》中雅、颂的风格,这就像捕龙蛇、搏虎豹一样的宏大啊!

评析

韩愈的文章在他生活的时代就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轼对韩愈作了定论性的评价,并且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以苏轼的雄才,能让他如此佩服的有几人呢?应该说韩愈是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人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承前启后,开创了新的一代文风。

诸家经学兴废

诸家经学兴废

原文

稚子[1]问汉儒所传授诸经,各名其家,而今或存或不存,请书其本末为《四笔》一则。乃为采摭[2]班史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并他书,删取纲要,详载于此。《周易》[3]传自商瞿始,至汉初,田何以之颛门[4]。其后为施仇、孟喜、梁丘贺之学,又有京房、费直、高相三家。至后汉,高氏已微,晋永嘉之乱[5],梁丘之《易》亡。孟、京、费氏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弼所注行于世。江左中兴,欲置郑《易》博士,不果立,而弼犹为世所重。韩康伯等十人并注《系辞》,今唯韩传。《尚书》自汉文帝时伏生得二十九篇,其后为大小夏侯之学[6]。古文者,武帝时出于孔壁,凡五十九篇,诏孔安国作传,遭巫蛊事,不获以闻,遂不列于学官,其本殆绝,是以马、郑、杜预之徒皆谓之《逸书》。王肃尝为注解,至晋元帝时,《孔传》始出,而亡《舜典》一篇,乃取肃所注《尧典》,分以续之,学徒遂盛。及唐以来,马、郑、王注遂废,今以孔氏为正云。《诗》[7]自子夏之后,至汉兴,分而为四,鲁申公曰《鲁诗》,齐辕固生曰《齐诗》,燕韩婴曰《韩诗》,皆列博士。《毛诗》者出于河间人大毛公,为之故训,以授小毛公,为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不列于学,郑众、贾逵、马融皆作《诗》注,及郑康成作笺,三家遂废。《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汉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之《仪礼》也。《古礼经》五十六篇,后苍传十七篇,曰《后氏曲台记》,所余三十九篇名为《逸礼》。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又删为四十九篇,谓之《小戴礼》。马融、卢植考诸家异同,附戴圣篇章,去其烦重及所缺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也。王莽时,刘歆[8]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9],在《三礼》中最为晚出。左氏为《春秋传》,又有公羊、谷梁、邹氏、夹氏。邹氏无师,夹氏无书。《公羊》兴于景帝时,《谷梁》盛于宣帝时,而《左氏》终西汉不显。迨章帝乃令贾逵作训沽,自是《左氏》大兴,二传渐微矣。《古文孝经》二十二章,世不复行,只用郑注十八章本。《论语》三家:《鲁论语》者,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齐论语》者,齐人所传,凡二十二篇;《古论语》者,出自孔壁,凡二十一篇。各有章句[10]。魏何晏集诸家之说为《集解》,今盛行于世。

注释

[1]稚子:幼子,小孩。[2]采摭(zhí):采集摘录。[3]《周易》:我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4]颛(zhuān)门:谓独立门户,自成一家。颛,通“专”。[5]永嘉之乱: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6]大小夏侯之学:夏侯胜开创的“大夏侯学”和夏侯建开创的“小夏侯学”。[7]《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8]刘歆,字子骏,西汉后期的着名学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目录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9]《周礼》是儒家经典,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10]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译文

我的幼子问我,汉代儒家所传授的各种经典,各有不同的版本,而如今有的保存了下来,有的已经散失。请我将诸经的源流本末写成一文收于《四笔》之中。于是我采集摘录班固的《汉书》、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以及其他的史书的记载,删删减减提取纲要,详尽的记载在这里。《周易》从春秋商瞿时期开始流传,一直到西汉初期,田何将其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其后分为施仇、孟喜、梁丘贺之学,继而又有京房、费直、高相三家之说。到了东汉,高氏之说已经衰败。西晋永嘉之乱时,梁丘贺所撰写的《周易》已经失传。孟喜、京房、费直的学说也没能相传下去,只有郑玄、王弼所作的注释本流传于世。东晋中兴,将要设置郑玄注《易》学博士,结果没有成立,而王弼所注释的《易》学更为世人所重视。韩康伯等十人都曾经为《系辞》作过注释,但现在只有韩康伯的注释的《系辞》流传了下来。今文《尚书》一书最早由西汉文帝时的伏生传授,一共有二十九篇,之后又有夏氏开创的“大夏侯学”和“小夏侯学”之学。古文《尚书》是汉武帝时期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共有五十九篇,武帝曾诏令孔安国作注释,因为之后发生了巫蛊之祸,孔安国为《尚书》所作的注释也从来没有见到过,于是也就没能将古文《尚书》列于官学,这本古书几乎绝世了,因此马融、郑玄、杜预等人都称古文《尚书》为《逸书》。王肃也曾为该书作过注解。到东晋元帝时,古文尚书的《孔传》本开始出现,但失传了《舜典》一篇,于是摘录王肃所注的《尧典》加以补续,于是学习《孔传》的人逐渐变多了。等到唐朝的时候,马融、郑玄、王肃为古书《尚书》作的注传就不再使用了,现在以孔氏本为正本传习。《诗经》自子夏之后,一直到汉朝时期,出现了四家传习者。鲁国申公所传称为《鲁诗》,齐国辕固生所传的称《齐诗》,燕国韩婴所传的称《韩诗》,这些人都是西汉时设立的博士,他们专门对其进行研究、讲授。《毛诗》则出于河间人大毛公,因为他专门为此书作注释,所以这样称呼他。他又把所传的《毛诗》传授给了小毛公。大毛公曾任河间献王的博士,由于不在汉朝,所以没有被列入官学。郑众、贾逵、马融都为《诗经》作了注解,但是等到郑玄的笺注出现后,他们三家的注释就废而不用。《齐诗》不久就失传了,《鲁诗》没有在江东一带流传,《韩诗》虽然保存下来,却无传授之人。只有郑玄笺注的《毛诗》被国学单独采用,一直沿用到现在。汉代高堂生所传《士礼》十七篇,就是现在的《仪礼》。《古礼经》共有五十六篇,后苍传下十七篇,称为《后氏曲台记》,其余的三十九篇称为《逸礼》。戴德曾将《古礼》的二百零四篇删减为八十五篇,叫做《大戴礼》,戴圣又将其删减为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马融、卢植辨析诸家的异同,主要是以戴圣《小戴礼》中的篇章为主,删去此书繁琐、重复部分并且补足缺略的部分,之后此书就流传于世,这就是现在的《礼记》。西汉王莽执政时期,刘歆开始创立《周官经》学,也称为《周礼》,在《三礼》中此书是最晚出现的。左氏作《春秋传》,除此还有公羊、谷梁、邹氏、夹氏四家。邹氏没有后人传授,夹氏之书不传于世。《公羊》学起兴于汉景帝时期,《谷梁》学在汉宣帝时期流传兴盛,但《左氏》学一直到西汉末年也不为世所重。等到东汉章帝时期,才诏令贾逵为《左氏春秋》作注解,自此以后,《左氏春秋》流传兴盛起来,而《公羊》、《谷梁》学逐渐衰微。《古文孝经》共二十二章,已经不流传于世,现在用的是郑注释的十八章本。《论语》有三家:有《鲁论语》,这是由鲁国人传授,就是现在所流行的版本;有《齐论语》二十二篇,这是齐国人所传授的;还有从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论语》,共二十一篇。这三家传本都有章句解释。曹魏时期何晏汇集诸家之说撰为《集解》,今天盛行于世。

评析

本文是作者为教育幼子而编写的儒学典籍发展流变的历史,对学习国学的入门者有一定的帮助。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我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着作1773部,两万多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西汉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唐代将《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到北宋时陆续添加《尔雅》《论语》《孝经》和《孟子》,合做十三经。儒家经典最为着名的编订方式是朱熹所定,将五经加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就是“四书五经”。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原文

司马公[1]修《资治通鉴》[2],辟范梦得为官属,尝以手帖论缵[3]述之要,大抵欲如《左传》叙事之体。又云:“凡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如武德元年,则从正月,便为唐高祖,更不称隋义宁二年,梁开平元年正月,便不称唐天祐四年。”故此书用以为法。然究其所穷、颇有窒而不通之处。公意正以《春秋》定公为例,于未即位,即书正月为其元年。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若《通鉴》则不侔[4],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便以为恭皇帝上,直至下卷之末,恭帝立,始改义宁,后一卷,则为唐高祖。盖凡涉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书其在江都时事。明皇后卷之首,标为肃宗至德元载,至一卷之半,方书太子即位。代宗下卷云:“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乃是德宗也。庄宗同光四年,便系于天成,以为明宗,而卷内书命李嗣源讨邺,至次卷首,庄宗方殂。潞王清泰三年,便标为晋高祖,而卷内书石敬瑭反,至卷末始为晋天福。凡此之类,殊费分说[5]。此外,如晋、宋诸胡僭[6]国,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纤悉必书[7],有至二百字者。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魏都坐大官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其奴卒,皆无关于社稷治乱。而周勃薨,乃不书。及书汉章帝行幸[8]长安,进幸槐里、岐山,又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十二月丁亥还宫;又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夏四月乙卯还宫。又书魏主七月戊子如[9]鱼池,登青冈原,甲午还宫;八月己亥如弥泽,甲寅登牛头山,甲子还宫。如此行役,无岁无之[10],皆可省也。

注释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2]《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3]缵述:编辑。[4]不侔:不能同等看待。侔,相等,齐。[5]殊费分说:解释起来非常费力。殊,很。分说,解释,注解。[6]僭:僭越,超越本分,多指地位低下者冒用上主的名义或礼仪、器物。[7]纤悉必书:连细枝末节都详尽记述。[8]幸:帝王到达某个地方称幸或者临幸。[9]如:到达。[10]无岁无之:没有哪一岁没有,意即每年都有。

译文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聘请范祖禹一起参加编撰工作,司马光常常通过书写的方式向他讲明编纂的要点,大致想要像《左传》的编年叙事体一样。又对他说:“凡是出现两个在同一年的年号,都要以后来那个继承皇位的年号为准。如唐高祖武德元年,同时又是隋恭帝义宁二年,则从正月起便是唐高祖,不可以称之为隋义宁二年。五代梁开平元年正月,就不能称之为唐天祐四年。”所以这部书凡是遇到同一年内出现两个年号的都采用这种办法解决。然而仔细研究一下它的道理,就会发现其有不通的地方。司马光的本意是想用《春秋》鲁定公为例,在他没有即位时,就记正月是他的元年。但昭公于去年十二月去世,那么第二年的事就不能再放到昭公名下进行记述了,所以虽然鲁定公还没有即位,自然也应当把发生在第二年的全部事情记在他的名下。况且《春秋》内容十分简单,超不过一二十字,看一遍就知道全部的内容了。但《资治通鉴》就不能同等看待。比如,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便标题为隋恭皇帝上卷,但直至下卷末尾,恭帝即位,才改元义宁,紧接着便是唐高祖武德元年。这里前后共涉及三卷,而这时候隋炀帝还在世,其中还说到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做过的事情。唐明皇后卷的开头,标明为唐肃宗至德元年,编撰一卷的一半时,才写到太子即位的事情。唐代宗下卷又写道:“皇上正在振奋精神努力治国,不断破格使用人才。”而这说的却是唐德宗在位的事。唐庄宗同光四年,便记载到明宗纪年中,而卷内却记载皇帝命李嗣源(明宗本名)去征讨邺郡(今河南安阳一带),到下一卷开始,庄宗才驾崩。潞王清泰三年,便标题为晋高祖,而卷内却记载了石敬瑭(晋高祖本名)叛乱一事,一直到卷末才写到晋天福的年号。诸如此类的内容,很难解释清楚。此外,还有晋、宋等这样不属正统的少数民族,他们封的王公位,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记的十分详尽,甚至有的记到二百字之多。再比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去世,还有魏国的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他的奴仆等人去世,都是与国家政权和社会安定无关的人。而周勃之死,却没有记载。还记载了汉章帝出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并游槐里,岐山,又游玩到了长平,住进池阳宫,往东到高陵(以上各地均在今陕西省),十二月丁亥才返回皇宫;又记载了乙未游行东阿,北登太行山,到天井关,夏天四月回到宫里。又记有魏王七月到鱼池、游览青冈原,甲午回宫;八月又到弥泽、牛头山游览,甲子回宫等。像这些游览的事情,每年就不可能不出现的,这都是可以省略不记的。

评析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是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编写《资治通鉴》的,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其中隋唐五代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而吴蜀无《纪》;南北朝时期,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又如记载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资治通鉴》虽被誉为“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但本身也有不少错误。明代严衍熟读《资治通鉴》,着有《资治通鉴补》,列举通鉴有“漏、复、紊、杂、误、执、诬”七病。朱熹则直接批评:“温公修书,凡与己意不合者,即节去之,不知他人之意不如此。《通鉴》之类多矣。”洪迈在文中提到的年号划分上的失误以及对君主游幸过分的记述,也是《资治通鉴》的两个毛病,而且比其他人提到的问题要小得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资治通鉴》并非司马光全力写成,作为主编,他还要分心于其他工作。而这部史书的编写有给皇帝当教材的目的,在史论上就不太容易持平。可见,研究学问,如果不全身心投入,不抛弃功利的目的,就容易出现错误,遭受批评。

以上就是关于《容斋随笔·诸葛公》译文与赏析全部的内容,包括:《容斋随笔·诸葛公》译文与赏析、《容斋随笔·赦放债负》译文与赏析、《容斋随笔·列子书事》译文与赏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872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