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氏名人

历史上的陈氏名人,第1张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历代皆有不少陈姓名人。首推的自然就是陈胜。以下大致罗列,有不全之处,望谅!

1、陈胜(?-前208),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2、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3、陈汤,汉族,西汉山阳瑕丘人,汉帝国大将。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保卫西汉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4、陈琳(?-217),汉末文学 家。字孔璋,东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

5、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

6、陈宫(?-198年),字公台,东 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

7、陈寿(233-297),西 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 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著《三国志》。

8、陈霸先,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保卫了汉文明和汉文化,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水火,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开创了我国江南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动乱时期。陈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乱", 是梁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反叛梁朝统治的战争。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饿死。

9、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10、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11、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12、陈文龙(1232-1277),莆田人,莆田玉湖陈,宋代抗蒙古军队民族英雄,保卫莆田,陈文龙全家殉城,满门忠烈,其从叔陈瓒、弟陈用虎,族人陈吊眼皆忠贞不屈,为国捐躯。原名子龙,字刚中,号如心。宋咸淳四年(1268)考取状元,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授镇东节度判官,有"不屈不挠,不可干以私"之誉。

13、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宋代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绍熙四年(1193)进士第一。

14、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15、陈圆圆,明末清初人。本姓邢,名沉,字畹芬。苏州妓女。吴三桂纳为妾。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中的红颜就是她。

16、陈永华(?-1680),郑成 功谋士。字复甫,福建同安人。《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师傅就是他。

17、陈潢(1637-1688),清水利家。字天一号省斋,浙江嘉兴人。

18、陈廷敬(1639-1712),清代政治家,原名陈敬,顺治帝赐子"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人。顺治年间进士,选庶吉士。

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陈完、陈胜、陈平、陈汤、陈寔、陈琳、陈登、陈宫、陈群、陈震、陈寿等等。

1陈胜

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2陈平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

3陈汤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4陈宫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

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5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胜

百度百科-陈平

百度百科-陈汤

百度百科-陈宫

百度百科-陈寿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血缘祖先是舜帝,陈胡公。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欧美、大洋洲。

1、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 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2、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除了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陈留,避居陈留郡;二是陈湣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或颍川;三是迁居固 始,源于陈湣公次子陈温之后陈琏,其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

3、少数民族陈姓,韩国朝鲜族陈氏:全部来自中国,本贯有130多个,但现存不到10个,主要是:江陵陈氏、广东陈氏、南海陈氏、德昌陈氏、罗州陈氏、骊阳陈氏、骊州陈氏、临波陈氏、梁山陈氏、三陟陈氏、神光陈氏、福州陈氏、杨州陈氏。

4、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隋朝时期有一个叫陈永贵的将军,原来是陇右地区(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在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的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杨坚的宠信,官至柱国,领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陈永贵便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扩展资料:

古代名人:

1、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2、陈胜(-前208),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3、陈霸先,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保卫了汉文明和汉文化,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水火,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开创了我国江南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动乱时期。陈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乱”, 是梁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反叛梁朝统治的战争。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饿死。

4、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姓

西游记里 父亲陈光蕊,母亲殷温娇

父亲是状元,路过殷丞相府恰遇殷**抛绣球选夫,被相中。

父母携陈老母同去江州上任,途中遇稍夫(即船夫)刘洪、李彪,两人觊觎夫人美色,船至江中将陈光蕊推入河中杀害,刘洪抢占殷**,持官印上江州上任。殷**因此时已有光蕊遗子,于是委曲求全,配合刘洪。

江河龙王拾得陈光蕊尸体,认出陈光蕊是此前救过它性命的恩人,遂去阴曹求回魂魄,并给避水珠、定颜珠保光蕊身首。

殷**产下婴孩,恐为刘洪所害,给孩子留下记号推入江中。后被金山寺法明拾得,因地授名曰“江流”,故后称其俗名为陈江流,正名陈袆。

年及十八,法明告知江流其身世。江流僧赴江州府见母亲,母亲备述前事,要江流僧上京向殷丞相求援,丞相报与贞观帝,遂派兵擒贼。剐迟刘洪、李彪二人。后至江边祭奠陈光蕊,被龙王看到,令陈光蕊还魂,一家团圆。

众人回京回报圣上擒贼详细,母温娇因自认身被刘洪所污,无颜面对夫君、父亲,几番自尽,虽多次被家人救下,但最终还是在京城自尽。

此后,江流回到金山寺,继续研究佛法,后被贞观帝封为御弟,担取经大任。

详细故事,请参见《西游记第八章附录-陈光蕊赴任缝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望对你有用。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叫唐三藏。他出生于大唐盛世,外公是当时朝廷宰相,父亲陈光蕊曾经是大唐的状元。

他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祖师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艺术特色

《西游记》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谐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

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据悉,猪八戒的师傅是太上老君。猪八戒讲述自己修仙过程的时候,曾这样说:“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众所周知,猪八戒生性懒惰,能修炼成仙,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师父所赐的一粒叫做“九转大还丹”的仙丹,而这颗仙丹正是太上老君修炼的。当然,如果只有这一个证据,还不能证实猪八戒的师傅就是太上老君。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就是猪八戒所使用的武器——九齿钉耙。九齿钉耙就是太上老君曾亲自用锤子捶打练出来的,在原文中有提到“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所以从以上两点就可以说明,猪八戒的师傅就是太上老君。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的陈氏名人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的陈氏名人、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陈姓氏的由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65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