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

“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第1张

上下结构的字有:李、忐、吴、息、悉等。

1、李,汉语常用字 ,读作lǐ,最早见于甲骨文 或金文 ,其本义是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在夏季结酸甜果子的树。《说文解字》认为是“ 树木的果实”,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子”是声旁。

后因此果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远古旅人,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于是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预备用品的代名词。现今主要用作姓氏。

2、忐,心神不安。示例:母亲谨慎地窥视着一切动静,心里~,她怕有人出卖星海。(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3、吴(wú),中国东部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此地区长期位于同一行政单位内(会稽郡、江南东道、两浙路),语言为吴语,到明清才分属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文化、习俗、语言较为接近。

先秦时期,吴属百越之地,被中原称为“勾吴”,生活着众古越族。

4、息,汉字,拼音:xī。释义:象形字典: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的金文字形中,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造字本义:以心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5、悉是汉字,拼音读xī,部首:心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五笔86:TONU 五笔98:TONU 仓颉:HDP,笔顺编号:34312344544 ,四角号码:2033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89。

不管什么结构都是根据正确笔画和字体分身取大不取小原则识别的。比如:客,先写宝盖,再写久也行,然后再写口;另外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先写宝盖,再写各字。从这个字来看严格来讲应该是上下结构,因为取大不取小判断结构形式。

比如“简”就是上下结构,不能说是上中下结构。所以说“答”是上中下结构

是错误的,不严谨的,应该是上下结构。

一、前[qián]

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

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

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

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

二、只[zhī]、[zhǐ]

1、单独的:只身。片纸只字。独具只眼。

2、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a)两只耳朵。两只手。一只袜子一只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只鸡。两~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d)用于船只:一只小船。

三、春[chūn]

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

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

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

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

5、姓。

四、悉[ xī ]

部首:心

基本解释

1、知道 :洞~(很清楚地知道)。尽~。获~。来函敬~。

2、尽,全 :~力。~心。~数(shǔ)(完全列举,如“不可~~”)

五、吴[ wú ]

部首:口 

基本解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 :~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厌、原、庄

湖。腿。褪。随。撒。撕

街、做、脚、溅、嗷、激、淑、湘、浏、树、辩、鞭、辨、辫、喇

赢、高、爱、蒸、黄、亨、常、亮、鼻、慧、翼、冀、鲁、掌、窝、

1一、构成不同:左右结构,是指一个字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如“结构”“指”“部”等字就是。

2而左中右结构是指一个字由从左到右排列的三部分组成,如“做”“嫩”“掰”等字就是。

3上中下三个部件组成的字,各部件的厚无论相等和否,要写好它,关键看中间部件。

4如中间的部件收缩,上下部件宜稍微宽而伸展些。

5若中间的部件比较开放旷达,上下部件就宜稍微收缩和窄些,这样才能把字写平稳。

6字体不同:(左右结构)如:挣、伟、休、妲、明、沙。

7(上下结构)如:志、苗、字、胃、岁、军。

8(左中右结构)如:湖,脚,溅,谢,做,粥。

9(上中下结构)如:奚、髻、禀、亵、莺、宴。

10字体组成不同:中间窄的部件在字中所处的位置不一,有的居中,有的居中上,有的居中下,不管靠上还是靠下,都要略微轻些,笔画要均匀,处理好和上下部件的穿插和迎让关系。

11而上下部件忌过轻,内宫笔画宜紧缩,外宫笔画宜松而展。

你好!一般分为独体字、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这几种结构。湖,街,做,湘是左中右结构;齿是上下结构;率是上中下结构。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叫合体字。部件如同机器上的零件,可以拆装配,每个部件都有其独立性,一个部件中不允许包含两个两笔以上的独立部件。如“做”是由亻、古、攵三个部件构成的,是左中右结构。由此看来,由三个部件左中右横向排列的字,就是左中右结构。上面说到的每个部件都有其独立性,是指每个部件要便于称说或变通称说,且每个部件能够另外构字。如“葵”字中的“艹”“癸”可以称说,可以构字;“”可以变通称说为“登”字头,也可以另外构字。因此,“葵”字是上中下结构。再如“堆”字,“土”可以称说,“隹”中分出来“亻”也可以称说,但合在一起不好称说或变通称说,又没有另外的构字能力;再说,“隹zhuī”(小鸟)是象形字,是不能拆开来说的。因此“堆”是由“土”和“隹”两个部件构成的,是左右结构,而不是左中右结构。同样,“雄”“准”“谁”都是左右结构,不是左中右结构。刘海英老师说“谁”是左中右结构,即使是从什么资料上看来的,也是错误的。2一个部件被另一个部件两面或三面包围的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如:庆、病、旬、匡、闻、函。“皮”是独体结构,其中的“又”是部件,但剩下的部分不是部件(不好称说或变通称说,也不能另外构字)。其他如“发”“斤”“氏”等也都不是半包围结构,而是独体结构。3独体字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1)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的。如:“一、乙”(1画),“人、几”(2画),“口,山”(3画),“手、车”(4画)。(2)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如:“玉、刃、太、龙、匆”等。(3)虽有几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贯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如:“出、串、果、里、肃”等。“能作部首的字都是独体字”的说法是不对的。部首中的字大多数是独体字,但也有一部分是合体字。如“比(会意)、穴(会意)、舌(会意)、齿(形声)、香(会意)、麻(会意)、黑(会意)、鼻(形声)”等都是能作部首的字,但它们都是合体字。不少人认为象形字肯定是独体字,其实不然。象形字中个别的也可能是合体字,如“羽”就是象形字中的合体字,是由两个相同部分组成的左右结构。合体字有明显的分离特征: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不紧连,笔画不交叉连串。“羽”字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比”是会意字,上面已举到例子了)。

"单"是上中下结构。

"单",部首: 十。

汉字首尾分解: 丷十

汉字部件分解: 单

根据汉字中部件的多少,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多个部件,根据部件与部件的方位关系,独体字结构又称为单一结构。合体字结构主要有以下12种:

1⿰(左右结构)如:挣、伟、休、妲

2⿱(上下结构)如:志、苗、字、胃

3⿲(左中右结构)如:湖,脚,溅,谢

4⿳(上中下结构)如:奚、髻、禀、亵

5半包围结构:

(1)⿹(右上包围结构)如:句、可、司、式

(2)⿸(左上包围结构)如:庙、病、房、尼

(3)⿺(左下包围结构)如:建、连、毯、尴

(4)⿵(上三包围结构)如:同、问、闹、周

(5)⿶(下三包围结构)如:击、凶、函、画

(6)⿷(左三包围结构)如:区、巨、匝、匣、臣

6⿴(全包围结构)如:囚、团、因、囹、圆

7⿻(镶嵌结构)如:坐、爽、夹、噩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品、晶、森”的汉字的结构称为“品字结构”;把形如“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432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