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第1张

硝酸为浓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Cu+4HNO3= Cu(NO3)2+2NO2↑+2 H2O,Cu + 4 H++2NO3-=Cu2++2 NO2↑ +2H2O,硝酸为稀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3Cu + 8HNO3 = 3Cu(NO3)2+2NO↑+4H2O。

硝酸分子式为HNO3,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1、强酸性:HNO3=H++NO3-;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不稳定性:4HNO3=加热=4NO2↑+O2↑+2H2O

注意:①浓度越大,越易分解;

②硝酸应保存在玻璃塞(HNO3腐蚀橡胶)棕色细口瓶中,放于阴凉处。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除Pt、Au外的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室制NO2)

铜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纯硝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浓硝酸为淡**液体(溶有二氧化氮),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

浓硝酸含量为68%左右,易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白雾(与浓盐酸相同),是硝酸蒸汽(一般来说是浓硝酸分解出来的二氧化氮)与水蒸汽结合而形成的硝酸小液滴。

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能使羊毛织物和动物组织变成嫩**。由于硝酸的强氧化性,所以不可以通过硝酸来制取氢气,氢离子刚从硝酸中置换出来为氢气,就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了。

硝酸的强氧化性不是来自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本身无氧化性),而是在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离子才会有强氧化性。

硝酸的氧化性与其浓度成正比。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反应同样也会生成一氧化氮,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一氧化氮刚反应出来,就被硝酸根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氧化成二氧化氮。

百度百科——硝酸

当硝酸为浓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Cu+4HNO3= Cu(NO3)2+2NO2↑+2 H2O,Cu + 4 H++2NO3-=Cu2++2 NO2↑ +2H2O,硝酸为稀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3Cu + 8HNO3 = 3Cu(NO3)2+2NO↑+4H2O。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

稀硝酸注意事项

在使用硝酸时,工作人员要经过培训,遵守操作的流程,如果是浓硝酸,最好要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

硝酸一般使用槽车或者是玻璃瓶、陶瓷坛等方式包装运输。使用厢车运输玻璃瓶装硝酸时,车辆不能急刹急停要匀速行驶。

硝酸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破坏包装。而且硝酸在运输时要避免和还原剂、碱类等物质同车运输,以免发生反应。

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铜片逐渐溶解,生成的NO很快被空气中的O₂氧化成NO₂而观察不到无色的NO气体生成,并且由于体系开放,最终生成的NO、NO₂气体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方程式:3Cu+ 8HNO₃(稀) =3Cu(NO₃)₂+ 2NO↑ + 4H₂O

实验中所用的铜片应该是纯铜,且在使用前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除去。最好不用各种杂质(合金)铜。因为有些合金元素可能导致稀HNO₃的还原产物中混有NO₂,而造成现象不明显。为了加快反应的速度,最好用纯的铜丝,加大接触面。

扩展资料

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显酸性,生成硝酸盐,另一部分作氧化剂,一般转化为氮的氧化物(NO或NO₂)。

从反应的本质看: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和 NO₃- 共同作用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Cu +8H⁺ +2NO₃- =3Cu²⁺ +4H₂O +2NO↑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硝酸

以上就是关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全部的内容,包括: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铜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342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