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需要共情的深度含义是什么

理解需要共情的深度含义是什么,第1张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对角度度思考问题,就好像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一样。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所谓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该词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培养共情能力:

1先倾听自己的感觉。 同理心的起始是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倾听他人的感觉。 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 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 倾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心理学中"共情"是什么意思

        罗杰斯曾这么定义:“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就是说关心一个人,不能把他作为一个客观物品从外面观察,要进入他的世界 ,并根植于此。

育儿共情是什么意思

1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行为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确切说,这不是方法,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2学会倾听

        我们要倾听的,不仅指听取孩子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孩子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进行倾听时,要有适当的言语和肢体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比如点头、微笑、应答等。

3表达尊重

        尊重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育儿态度。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要接纳孩子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要从更善意、更正向的方向去理解孩子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要以尊重并且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与孩子不同的观点。

4少问为什么

        当孩子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总是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绪的正常反应,未必能答上来为什么。在情绪还未被疏导之前,你所问的为什么,只会给孩子带去压力。相反,给了孩子共情后,一般孩子会主动开口跟你说出为什么。

5积极回应而未必是事事认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得要有规矩。所以, 表达共情与坚持规则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执行先后顺序的问题。先共情,再遵循规则,解决问题。

6细致表达自己的回应和态度

      不要空洞地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将问题细化, 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今天打针没有哭,很勇敢”、他“被同学欺负一定觉得很委屈”等。

7静静地陪着孩子也是共情    

        当人们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时,往往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听别人在身边喋喋不休。这时,父母可以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什么也不说。例如,当妈妈看到女儿泪眼婆娑地从学校里回来时,也许她不想马上讲述在学校里的遭遇。妈妈可以走过去拥抱她,陪她静静地坐一会儿。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的最大支持。

8反应不要过于强烈,也不要过于冷淡

        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时,父母的回应要有度,既不能反应过度,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似乎那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9共情时经常使用的言语

(1)表达对人情感的理解:

        “你现在的感受是……,因为……” “你感觉……,因为……” “你感到……,因为……”   

(2)表达对对方意图的理解

        “你想说的是……” “你现在最希望的是……” “你的意思是……”

(3)表达对对方情感与意图的尊重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我知道这种事处理起来很难。”

(4)以具体的行为表达对对方的关心

        “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你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5)表达不同观点的方法

        “你的话有道理,但是我还有一点不同意见……” “你的观点挺新颖,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看法……”

        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而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

        对于共情,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精辟的阐述。比如Mayeroff 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 罗杰斯 Rogers 对共情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

EGAN 将共情分为初高级两个水平,即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初级共情跟上面的定义基本一致。高级共情包括表明自己的态度,影响来访者等。

        近些年来,最新的观念强调,共情远远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或技能(S Cormier, 1998)

一、表达意思不同

1、共情: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2、同情:指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指同一性质;实质相同;指同心,一心。四指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二、角度不同

1、共情: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2、同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

三、方法不同

1、共情: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情感。

2、同情:压抑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情感。

意思如下: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当你长期大量的关注灾难信息的时候,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你的心理健康,会让怒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身体和灵魂总要一个在路上,现在是身体受限制的阶段,但是你的灵魂切莫停下脚步。选择一些经典书籍,阅读陶冶情操,在书本中寻找慰藉的力量。同时可以配合一些舒缓的音乐,让你在音乐中放松自我。

简介: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

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共情”这个词并不陌生,是一种能设身处地的体谅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如果能够知道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就能更好的与他沟通

但真正生活中的沟通却不是这样的,明明两个人平时相处的很好,两个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但有些时候的交谈并不那么顺畅,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陷入了不愉快之中,甚至让人很烦躁。其实,向别人倾诉所想或所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对方不理解我们说的话的时候,就会让彼此不愉快,最后可能导致吵架。首先要明白共情能力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关于共情能力的文章,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这是善良的体现。

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下专业的名词解释,共情又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

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

在20世纪,因研究“共情”而声名大震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是这样对其进行表诉的: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共情还意味着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另外罗杰斯在自己的文章中对于“共情”还有着 这样的描述:“渐渐地,我所理解的共情被扩大成一个咨询师的感受能力。当我和来访者共情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我体内升起一些无法言明的东西需要被表达。这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也许有点让你摸不着边。但是我发现,每当我把这些无法言明的东西表达出来的时候,来访者都会从中找到共鸣,并终于为他们那些模糊的思绪和情感找到出口。”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尽可能地去“感同身受”,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理解需要共情的深度含义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理解需要共情的深度含义是什么、产生共情是什么意思、共情的含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77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