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身上有蜱虫怎么办

狗狗身上有蜱虫怎么办,第1张

狗狗身上有蜱虫解决办法及步骤;

1蜱虫一般附着在狗狗的背部,颈部和尾巴等狗狗抓不到的地方,开始只是一个深色的小点,吸了血之后那个小点就会变大变红,这时蜱虫的身体一部分已经潜入狗狗的皮肤了。这时狗狗身上会十分痒痛,因此不停的用爪子抓挠,主人应及时察觉帮助狗狗去除蜱虫。

2使用专门的体外驱虫药。驱虫药在宠物医院就可以买到,将药物涂抹在狗狗的患处,等一段时间后蜱虫就会死亡,身体萎缩之后自己从狗狗身上掉下来。在除掉蜱虫后最好给狗狗抹点消炎药,防止伤口扩散。

3找到狗狗身上长蜱虫的地方,取适量酒精涂在蜱虫上,待蜱虫死亡后,用小一点的镊子夹住虫子,轻轻把死去的蜱虫尸体从狗狗身上拉出来。此过程,狗狗感觉到痛楚可能不太配合,所以在操作时最好找一个套头器套在狗狗脖子上,防止狗狗咬伤主人。

4如果在拔除蜱虫的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将蜱虫的口钳留在了狗狗身体里,必须及时清理,不然会导致狗狗身体发炎,加重病情。清除时需要用肥皂水先给狗狗消毒后,用手将留在狗狗身体里的口钳像挤痘痘一样挤出来。这样狗狗会很痛,容易不配合,所以最好还是去找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对清除干净的伤口要抹消炎药,防止发炎和溃烂。等伤口结茄脱落以后,狗狗的皮肤恢复正常的肉粉色,才算彻底好了。

很多宠物主人会遇到狗狗身上有蜱虫的情况,蜱虫在狗狗的身上大量繁殖,甚至可以传染到主人的身上。这些蜱虫不仅能吸食寄主的血液,而且可以携带病毒,传染给不同动物或人。所以要及时清理掉。但是硬摘容易导致其有一部分残留在狗狗或人体内,时间长了很多病毒也汇聚在身上,会造成毛囊发炎等一系列皮肤病,身体也容易感染。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带狗狗去动物医院,让医院的医生给它们进行治疗。如果在狗狗身上的蜱虫较轻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用手去拔,这样非常容易将它们的口器留在动物的身体里,造成后续感染。

遇到蜱虫感染,首先我们最好的处理方法就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这种办法是最迅速有效的,但是需要技术,操作不好就会只拔下了蜱虫的身体,而口器却还留在狗狗的皮肤里,所以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处理。或者用外用驱虫药,情形严重可以使用体外杀虫剂,通过药浴的方法直接杀死寄生虫 然后用滴剂预防也可以,当蜱虫口器松动萎缩就自动掉下来了。在去除蜱虫后,狗狗皮肤破损的部分抹削炎药,保持该区域清洁。这种效果需要等上一些时间,死亡以后的虫子也不是马上就能掉了,最好是等它自然脱掉,别一着急就想自取,弄不好也是留下口器在狗狗身上,清理不干净会引起皮肤发炎。

如果进行强行拔除,蜱虫口器留在狗狗身上的情况,是很麻烦的,因为你要想清理干净就要把口器从狗狗皮肤里挤出来,但是这对狗狗来说是很疼的,所以它不一定会配合。可以用肥皂水或酒精涂抹伤处,止痛、消肿,过一会儿或者第二天狗狗不觉得那么疼的时候再清理,它会更配合一些,实在不配合的狗狗只好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处理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清理干净,蜱虫口器不能留在皮肤里,会感染的。对清除干净的伤口要抹消炎药,防止发炎和溃烂。等伤口结茄脱落以后,狗狗的皮肤恢复正常的肉粉色了,才算彻底好了。

在狗狗的日常养护中,也要注意预防这种疾病,采取驱虫措施,帮助狗狗保持健康身体。夏季到来时,给狗狗体外的驱虫免疫很重要,外出时喷有驱虫作用的喷剂,在洗澡的时候用除虫皂或是除虫的药用浴液。佩戴有驱虫药物项圈。如果遇到特别严重的情况,可能会需要把全身的毛都剃掉,因为有很多虫卵存在,可能会持续反复。所以最好不要让狗狗去草丛里玩,而且半年定期给狗狗做体内外的驱虫。

1、蛔虫:蛔虫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病,幼犬蛔虫感染率很高。

2、钩虫:钩虫的感染途径、体内路径与蛔虫类似,它甚至可以趁狗狗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直接穿透皮肤感染,这时狗狗剧烈地瘙痒,啃咬自己,形成严重的皮肤炎症。

3、绦虫:绦虫多是通过跳蚤感染的,感染后主人会在狗狗的大便中发现“大米粒”状的物体,那就是绦虫的节片

4、跳蚤:它是狗狗身上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它会寄生在狗狗的体表,尤其是犬只的腹部、腹沟等位置,通过反复叮咬分泌毒素,引发犬只体表的强烈瘙痒和不安。

5、疥螨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均在宿主身上完成,引起狗狗强烈的过敏反应,直接表现为剧烈瘙痒

6、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40多种)共患的寄生原虫病。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各种动物。

扩展资料

医疗常识

及时绝育

如果不是用来繁育的狗,建议绝育,给狗绝育的好处:

1、避免不需要的繁殖。猫、狗如不进行绝育,生育后代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一对未绝育的猫、狗任其交配繁殖,如果每年产仔2胎,每胎2-8只,理论上第5年就会增加到12680只。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野猫或流浪狗成群,就是没有去势的宠物在外边不断繁殖的结果。大量不需要的小动物出生来到世上,命运必定是很悲惨的。

2、去势的宠物脾气更为温驯、容易饲养;同时避免了宠物的思春之苦和可能因寻偶离家走失。未去势的雌狗每年发情2 次,雌猫每3个月发情一次。

发情期间动物总是企图外出寻偶,即使关在家里,它们也会脾气暴躁不安,或者四处撒尿引诱异性,甚至损坏家具物件,带来不少麻烦。公狗之间也不会因争风吃醋互斗致伤。

3、去势有利于宠物的健康,而且不再会发生生殖器官疾病,如雌性的乳房癌和子宫感染,雄性的睾丸癌和前列腺病。

4、给宠物做去势手术是不是太残忍了?显然不是的。去势是小手术,特别是雄性去势手术更加简单。兽医师在麻醉下进行,动物不会痛苦,而且迅速恢复健康。

孕妇与弓形虫

弓形虫主要传染源是人误食了染弓形虫的动物肉、或者然弓形虫动物生产的副产品(例如鸡蛋、牛奶、蛋糕、雪糕…相关产品)。其他传染源还有:弓形虫病人传染、蚊子、蟑螂、蔬菜水果、草原、水、环境…等。

弓形虫的传染,除了猫是终宿主,其他动物都只是中间宿主。感染的猫粪里有弓形虫的囊合子,猫感染后粪便排出囊合子的时间不长,只有10-20天。囊合子需要在外界发育1-2天或更长时间,才具有传染性,所以每日清除猫沙或猫粪的话,就不怕被传染。

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狗接触弓形虫后并不能产生对人具有感染力的卵囊,它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接触狗不会感染弓形虫病。如果不食狗肉就不会传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狗

一、发现狗狗身上有蜱虫的办法

1看

在蜱虫还未完全吸饱血之前,它的体型并不大,蜱虫吸饱血后体型会变得非常大,可以有一颗葡萄那么大,所以在蜱虫还未吸血之前,你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工具来寻找这些小东西,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狗被蜱虫叮咬后就会出现一直抓、挠的情况。

2摸

建议各位用指尖在毛发中寻找这些小东西,如果当你的手经过有蜱虫的区域,它肯定会变得非常敏感,切记:避免用手掌去抚摸,手掌对狗来说,并不会像指尖那么敏感。

3查

蜱虫最喜欢寄生的地方分别是脚掌、腹部、耳朵,检查脚掌时需要注意每个指间,腹部比较好找,就不做过多介绍,检查耳朵的同时,用手绕着狗的头、嘴唇、下巴区域,对这些区域也进行检查。

二、什么是蜱虫

蜱虫从宿主身上摄取大量血液,母蜱的体型随之大幅度增加,有时候比它摄食前的体重会增重100倍!充盈的母蜱虫在地上产下2500-4000枚卵,随即死亡。一般情况下,从孵化、生长、寻找宿主、入侵宿主、嗜血、交配、传播疾病、产卵直到死亡,蜱虫的寿命为3年左右。

吸血前

吸饱血后体积可胀大100-200倍

母蜱一次产2500-4000枚卵

春秋两季之间是蜱虫活动的高峰,夏季尤其活跃。只有天气热蜱虫才会出现吗?不是的,在南方地区,蜱虫在冬季依然能伏击宿主。蜱虫有非常强的抵抗环境和耐饥饿能力,有些蜱虫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年之久。

蜱虫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携带有某种病菌的蜱虫叮咬了其他动物或者人,患者可能会感染某些人畜共患病,例如巴贝斯虫、无形体、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web/uploadimg/20210423/1619173601290456jpg

三、发现蜱虫怎么办

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不可强行拔除,因为这样做一来可能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二来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钟后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

/web/uploadimg/20210423/1619173613491522jpg

四、如何预防蜱虫

这是一年四季均有机会被叮咬的虫子,严重危害宠物和家人的健康,导致人畜共患疾病,一旦被叮咬上,不仔细检查就发现不了,一般人也很难坚持做到,每次外面回来全身检查个遍,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建议使用贝卫多,长效驱虫药,每三个月对宠物进行一次驱虫的预防与治疗。

默沙东贝卫多是口服体外驱虫药,也是目前唯一单粒12周内有效预防巴贝斯病(血虫病)的传播,口服12小时跳蚤、蜱虫100%杀灭(是杀死跳蚤和蜱虫)。对耳螨、疥螨、蠕形螨也是有效果的。

如果你经常忘记给狗狗驱虫,或者没时间做驱虫,那么推荐贝卫多,省心又轻松。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狗狗蜱虫的知识,可以点击《猫狗体外6种蜱虫鉴定》阅读。

以上就是关于狗狗身上有蜱虫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包括:狗狗身上有蜱虫怎么办、狗狗身上长了好多蜱虫怎么办、狗狗身上的虫子有几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03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