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别人凡尔赛的人

说别人凡尔赛的人,第1张

凡尔赛是骂人还是夸人(说一个人凡尔赛是什么意思)

这里所说的“凡尔赛宫”并不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而是最近一年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叫“凡尔赛”或者“凡尔赛文学”。它指的是那些假装生活条件富裕的人,他们用逆向表达向读者暗示他们的自我优越感。说白了就是拐弯抹角的炫耀,或者变相的自欺欺人。

如今,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炫耀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自恋似乎无处不在,什么都可以是“凡尔赛”。

在今天的语境下,炫耀权利、优越感、吹嘘等令人讨厌的行为都被视为贬义的“炫耀”。虽然这些特征越来越普遍,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实际上,自恋属于一种成年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类似于虐待狂、控制欲和心理变态。因此,自恋一直是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领域关注的焦点。

自恋型人格障碍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20年版)第十三章“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第八节。

最近,在《人格与个体差异》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自恋可能被从根本上误解了。它不完全是由导致精神疾病的相同因素驱动的,而是更多不安全感的表现。

心理学家把自恋分为两种亚型:一种是“脆弱自恋者”,自卑、自卑、依恋焦虑,对批评极度敏感;另一种是自尊心和生活满意度高,自我膨胀的“大自恋者”。后者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精神疾病。而且,精神病特征强的人,往往自我价值感很宏大。相反,脆弱的自恋者可能更容易被理解为“适当的自恋”或“原始的自恋”。

该研究的作者、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帕斯卡·沃利斯奇(Pascal Wallisch)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清楚自恋者为什么会做出令人不快的行为,比如自我欣赏和自恋,因为这会降低他人对他们的印象。我们的研究表明,事实上,这些自恋者并不傲慢,而是缺乏安全感。”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玛丽·科瓦尔奇克(Mary Kowalchyk)说:“更具体地说,自恋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克服和掩饰低自我价值感的补偿性适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阐明了“脆弱自恋”和“宏观自恋”的区别。他们使用了纽约大学270名平均年龄为20岁的参与者(其中63%是女性)的数据,并开发了一个评估表达自我改善(FLEX)的量表,并将其与常见的测量方法相结合,以评估每个受试者的不同特征,包括自恋、自尊和精神疾病的程度。研究人员发现,更多参与者的自恋更类似于“脆弱自恋”,炫耀行为与那些不安全感和负罪感高的个体密切相关;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表现出相对较低的负罪感。

“自恋者缺乏安全感,他们通过炫耀来缓解这种不安全感,”科瓦尔奇克说。从长远来看,这将使他们的吸引力下降,从而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导致炫耀的恶性循环。"

这与那些表现出极大自恋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真正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并没有表现出缺乏安全感。对于研究者来说,两者的区别不仅仅是类别的区别。

研究人员认为,过去被视为大自恋者的症状,实际上应该被视为人格障碍的一种行为表现。

他们承认,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对更多不同的人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验证这些结果。但这些新发现与2017年一项小型研究的结果一致。在这项研究中,对自恋男性的大脑扫描显示,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他们会表现出情绪困扰和冲突。

其实,关于自恋者是否喜欢自己的研究一直存在矛盾;通过更精确地定义这两种自恋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恋者的行为。

除了疾病,自恋(也被认为是由对利己主义的日益关注所驱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反映在社会上,例如在写作中使用更多的“我”而不是“我们”,在歌曲中出现更多以自我为中心的歌词。

研究人员也评估了这些变化。例如,1963年至1992年间,青少年对“我是一个重要的人”这句话的支持率从12%上升到80%。

况且,在社交媒体上炫耀是我们很多人都参与过的事情,集体的形成助长了那些无法融入的人的不安全感。这些行为和我们这个社会物种息息相关。

虽然自恋者擅长使用社交媒体是出了名的,但社交媒体是否会增加自恋一直没有定论。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在我们提出的框架内,这种行为(尤其是自我高估)的增加是有意义的,因为接触社交媒体本质上会带来持续的社会比较和评价,这可能会加剧自我价值的不安全感。”

因此,下次你准备嘲笑某人的自恋行为时,也许你应该考虑到他们只是缺乏安全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227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8
下一篇 2022-06-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