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跟并购一样吗

收购跟并购一样吗,第1张

如何被收购(被并购好还是收购好)

3月28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兆贤在中国市场年会上披露:“监管部门已正式批准格兰仕发起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控股权,要约收购将于3月31日开启。”此外,梁兆贤还透露了MA的另一个重大消息。目前,格兰仕已成为日本百年小家电企业湘阴的单一最大股东。

杜南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两起外资家电巨头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的案例。3月初,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拟以13亿元人民币认购全球第二大汽车空制造商日本三电控股,以开拓汽车空市场。3月25日,CDH投资和TCL集团受邀提出第二轮报价,最终布局格力电器的高轩资本,出资340亿元重新收购昔日“世界家电霸主”飞利浦的家电业务。短短一个月,接连爆发四起重磅收购,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似乎要开启新的篇章。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步伐正在加快。一方面,中资企业的资金比以前雄厚很多;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告诉南都记者,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资企业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仅满足国内市场,要像三星、西门子一样向全球市场扩张。“然而,单靠自主品牌在海外开拓市场是非常困难的,收购是企业短时间内最容易做大规模的方式。”

海外并购3.0时代

“这轮并购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中国本土家电企业去年在海外频频出手。”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

据悉,2020年6月,TCL科技宣布以300亿日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成为日本显示面板公司JOLED的重要战略股东。紧接着,去年12月,美的再次宣布拿下泰国日立压缩机公司(HCTL)100%的股份,HCTL正式纳入美的集团机电事业群统一管理。再加上今年3月的四起并购,不难看出中国家电企业正在海外掀起新一轮的国际并购浪潮。

“继2004年前后、2014年前后,这应该是中国企业的第三次‘收购潮’”。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建锋告诉南都记者。

据悉,2004年,TCL率先收购法国汤姆逊电视业务,拉开了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收购的序幕。2011年,海尔收购了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三洋,2012年又收购了世界顶级厨电公司斐雪派克。2015年,创维收购了德国电视制造商梅斯的电视业务。接着,海信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生产线。2016年1月,海尔再次以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元)收购GE家电业务...

在张建锋看来,中国家电市场的地位逐渐提升。“中国每次提振经济、拉动内需,首先想到的就是家电。”但是现在,国内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中国家电巨头,所以中国品牌迫切需要全球化。

“有抄底的机会”

海信集团总裁贾绍谦日前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发展至今,可能的发展机遇在海外,海外应该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进一步走出去的主导领域。因为几十年的不断挑战,转型升级,全球产业分工,中国企业有条件走向海外。”根据贾绍谦透露的信息,2020年海信海外市场收入将达到548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39%,但5年后,海信海外收入将达到集团总收入的50%。

海信集团总裁贾绍谦

去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家电出口一季度损失惨重。但随着中国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当时的危机变成了机遇。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披露的数据,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累计出口额为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保持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增速为最近十年最高。

基于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存在疫情不稳定、国际形势不明朗等问题。随着全球市场的波动,中国企业应抓住机会“抄底”海外优质企业。这可能也是最近中国企业频繁海外收购的原因。

“我不敢说一定抄底,但我觉得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抄底的机会还是存在的。”贾绍谦回应说,中国企业太勤奋了,中国人对事业的追求超出了很多外企的想象。此外,中国的供应链已经非常完整。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分工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如此勤奋,如此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能力。一些底部是可以复制的。我不敢说一定是抄底,但一定有机会,而且有很大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电企业的这一轮海外并购是盲目的。“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的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或者互相补充或者认同,不是为了扩大规模随便做的。”贾绍谦透露,海信自己生产空 tone,而三电也做汽车电子和汽车空 tone,与海信的产业有很多互补性,汽车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所以海信可以利用自己的空 tone率先做出汽车空 tone的压缩机。

“2020年和2021年,整个半导体显示行业将有更多的并购机会,因此我们将积极寻找对公司未来增长有价值的MA目标。”TCL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杜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除了传统应用,近年来也在不断开发一些新的应用。例如,疫情大大增加了视频互动业务,增加了显示产品在家庭和商业领域的增长机会,这是他们积极寻找MA机会的最重要原因。

TCL董事长李东生

海外并购的新动力

贾绍谦说,过去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把产能收购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相当于建厂”。但现在,收购的目的是让品牌发展,让老树开新枝。“是从收购的初心考虑未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制造能力。

杜南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跨国MA逐渐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例如,2012年和2013年,海信先后从美国Archcom和Multiplex两家激光芯片设计公司获得技术,为海信激光电视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格力在2019年6月宣布投资30亿元人民币参与文泰科技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安石集团,以加速其在芯片领域的RD布局。2020年,TCL投资JOLED也是为了合作研发喷墨打印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

张建锋告诉南都记者,中国企业的“收购潮”开始聚焦于收购方的全面技术积累,从而实现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突破。比如东芝、日立、夏普等国外家电品牌,都是综合性企业,行业涉及方方面面。中国企业的优势是更专业。这些综合能力强的国外公司,基本上既有整机,又有核心技术优势。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中国的家电制造业还是组装业。

“目前中国家电市场的机会是智能化、物联网和5G,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张建锋还表示,收购这些综合性的海外企业,可以加速中国企业技术储备的升级,从而实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

杜南记者获悉,近年来,美的、TCL、海尔等家电厂商逐渐聚焦“全屋智能”,通过加强人机交互,为用户带来更新颖的智能家居体验。家电企业更迫切的不是吞并每一个企业,做强品牌,开拓市场,而是高效整合过去获得的一系列技术和资源,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发展动力,让这些品牌和技术适应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增长,同时更好地刺激市场新内需的增长。

[记者观察]

继MA之后,中国与外国的融合更加重要

"尽管海外收购机会更多,但也是挑战."张剑锋说,买了以后怎么办,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中外合并”衔接不好,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不过,刘步尘认为,虽然中国的海外MA走过了一个岔路口,但近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积极走向海外市场,熟悉国际惯例,从中汲取很多经验,熟悉国际市场运作。

“中国企业收购后,最关键的是如何整合资源,进行平稳的本土化过渡。”比如在张剑锋那里,这不仅涉及到文化冲突,还涉及到如何与海外团队融合,如何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平衡。此外,海外不稳定因素、海外疫情影响、市场能否按照收购预期推进,都是对中国企业的考验。“各地法律也有差异,专利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贾绍谦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可以让当地人接受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进行产业调整。“作为收购的买方,最重要的是尊重被收购方,比如尊重当地的社会关系和劳动力,这是核心。”只有这样,被收购方才能接受中国的管理模式。另外要尊重当地的法律和政策,比如欧美的工会,法律和政策,政府关系等很多因素,都和国内不一样。“有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要提前沟通,有问题继续沟通,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目的是做好企业,而不是破坏企业,破坏品牌。同时,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在当地纳税,从而擦亮品牌。”

制作单位:南方商业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孔雪绍

统筹人:甄艾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429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2
下一篇 2022-06-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