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恢复曾经的荣光,苏联保守派发动的八一九政变,为何昙花一现

为了恢复曾经的荣光,苏联保守派发动的八一九政变,为何昙花一现,第1张

为了恢复曾经的荣光,苏联保守派发动的八一九政变,为何昙花一现

1991年8月18日晚8时许,苏联克格勃领导人克留什科夫等保守派领导人发动了8·19政变,并立即成立了国家紧急委员会。副总统亚纳耶夫开始代替戈尔巴乔夫履行职责。从19日凌晨4时起,苏联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并于当天早上6时发布《致苏联人民的一封信》,宣布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要求公民支持紧急委员会,争取苏联的保留。那么,八·一九政变为什么短命?

1991年3月,国内危机非常严重的苏联举行全民公决。虽然有5个共和国没有参加这次公投,但公投结果显示,超过70%的苏联人愿意保留苏联。公投结果出来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愿意坐下来讨论如何留在苏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月,戈尔巴乔夫与14个共和国的首脑签署了一项新的联盟条约。为了建立一个新的苏联,各共和国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苏联中央政府只保留了很小一部分权力,下面的共和国就像独立了一样,可以和外国进行贸易和外交事务。

此时的苏联虽然没有解体之名,但几乎已经有了解体的趋势。当时还有很多人想保留苏联。在他们眼里,苏联的所有危机都是时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激进改革的结果,所以苏共中央的一些保守派想通过政变除掉戈尔巴乔夫,让苏联重回正轨。19的政变是苏联解体前苏联保守派最轰轰烈烈的一次尝试。

虽然819政变的双方都是戈尔巴乔夫带头,但斗争的双方都是俄罗斯联邦和苏联的保守派。关于苏联的国家结构,苏联的国家结构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首先,各加盟共和国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自主权,这就为后来的国家想要独立创造了条件,而这些自主权在未来会逐渐成为离心力。在国家一级,苏联中央委员会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所有的共和国似乎都是CPSU的分支。俄罗斯因为幅员辽阔,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苏联就像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和它的一些附庸。

为了改变俄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列宁在苏联建立之初就镇压了大俄罗斯主义。这种在强大的俄罗斯身上强行打压苏联的方式,为俄罗斯精英阶层渴望独立埋下了祸根。

斯大林时期,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形成了斯大林体制。在斯大林的铁腕统治下,俄苏矛盾被极大压制。虽然斯大林模式在二战期间让苏联在generate中拥有了强大的战斗力,为打败纳粹奠定了基础,但二战结束后,苏联并没有及时调整斯大林模式,所谓的改革也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修补补,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僵化的模式。

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以军工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迅速,以至于根本没有陷入与美国的冷战,甚至在某些领域一枝独秀。但是,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非常落后。苏联作为一个地广人少的超级大国,其实也有粮食短缺的问题。从1975年开始,强大的苏联每年至少要进口几千万吨粮食,而这还只是粮食等主食,肉、奶油等粮食的缺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每天都能看到杂货店里苏联人排起的长队。虽然国家强大了,人民却吃不饱。

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去哪里?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到自己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国家的活力逐渐被激发出来,于是苏联也想着改革市场经济。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深,但是有点太深了,他想一蹴而就。深改直接引发了苏联体制内的旧矛盾,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以及俄罗斯与苏共中央之间的矛盾被重新引发。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大刀阔斧,但收效甚微。经济改革初期,虽然大力推进市场化和私有化,但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甚至经济问题进一步加剧。而经济问题造成了苏联的公平问题、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别无选择的戈尔巴乔夫从政治角度进行了改革。在改革过程中,CPSU的领导地位在下降,各共和国的独立权力在扩大,面对各共和国,尤其是俄国的要求。其中,俄罗斯希望加大改革力度,因为俄罗斯产生了完全西化发展道路的想法。

虽然苏联一直在进行私有化改革,但苏共中央仍然过于谨慎,没有满足俄罗斯走西方道路的要求。这种发展理念的直接冲突,表明苏联的存废问题已经成为议事日程。

这个问题在1991年被彻底摆上台面,也导致了前苏联的公投。苏共中央希望利用人民的意志与各加盟共和国讨价还价,以获得苏联的延续。

新苏联成立后虽然名义上扩大了苏联,但同盟管理机构相继被废除,领导地位大大降低,苏联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严重损害了苏联的中央权力,使其成为一个随时会解体的国家。

为了保留原有的同盟关系,恢复苏联昔日的辉煌,延续苏共中央在苏联的绝对领导地位,以克留科夫为主的苏共保守派开始了重组苏联中央权力的活动。“819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1991年8月18日,晚上8点,在克里姆林宫,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克留什科夫等保守派得到戈尔巴乔夫不会返回莫斯科的消息,决定采取行动,并立即成立了国家紧急委员会。副总统亚纳耶夫开始代替戈尔巴乔夫履行职责。

从1991年8月19日凌晨4点开始,苏联部分地区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当天早上6点,发布了一封致苏联人民的信,宣布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要求公民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为保存苏联而战。

面对苏联中央保守派的反击,叶利钦直接登上装甲车,号召俄国人反击。上午9时,政变中的苏军进入莫斯科市中心,部队与莫斯科示威者在街上对峙。

11时30分,叶利钦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致俄罗斯公民的信,宣布这一突如其来的政变和所谓的紧急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对国家的背叛,并呼吁俄罗斯公民坚决抵制这一叛乱。

除了各共和国的抵抗,军方也没有如期配合政变。例如,克格勃的精英阿尔法小组拒绝执行驱散俄罗斯议会大楼内的人群并占领大楼的任务。它想包围俄罗斯议会大楼的武装力量,公开表示对俄罗斯的支持。

对抗中,俄罗斯周边的驻军部队也以拒绝向民众开枪为由拒绝调动。

8月20日下午5点,叶利钦下令接管俄联邦所有武装力量,政变遭受巨大打击。

8月21日,俄联邦最高苏维埃召开特别会议,宣布紧急委员会和所有决议非法,批准叶利钦的所有总统令,参与政变的部队也撤回原地。

晚上8点,苏联检察院对克留什科夫等人提起刑事诉讼,政变主谋被捕,而戈尔巴乔夫在政变主谋被捕后宣布重新控制苏联,并于次日凌晨返回莫斯科,宣布仅持续3天的819政变失败。

从出发点来看,819事件是苏联内部的保守主义。面对激进分子可能导致苏联解体的危险,它进行了最后的反击。虽然它的初衷是延续苏联,希望苏联步入正轨后进行更加温和渐进的改革,但这就像苏联解体前最后的烟火,是苏联中央权力最后一次显眼的绽放,却是短暂的。

那为什么这次政变成为苏联解体的最后催化剂,成为毒害苏联的最后一剂毒药?

因为新苏联成立后,虽然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苏联依然以苏联的名义存在,权力得到极大满足的加盟共和国也受制于戈尔巴乔夫。

但是819太吵了,所有参赛国家都没什么好说的。既然你还想时光倒流,想政变就政变,那我就干脆丢下你一个人玩。八·一九事变后,苏联的解体被按下了快进键,最终滑向解体的深渊。

事实上,即使没有819事件,苏联也必然会解体,因为各加盟共和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独立。新苏联的权力下放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种做法无异于割肉喂鹰。长此以往,只会难以填补,最终瓦解。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苏联在上个世纪都进行了体制改革,却迎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一个国家灭亡了,另一个国家在改革后继续发展,经济开始腾飞,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回顾苏联改革和解体的历史,我们不得不钦佩我们的领导人在改革它方面的非凡智慧,中国人民在改革时期的顽强斗争,以及今天中国人民事业的延续。

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奋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134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