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王辛夷: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当代语文•王辛夷: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第1张

当代语文•王辛夷: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孔子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却很少有人指出它可能存在的谬误,甚至有人以此作为明哲保身的借口。

详细来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三个关键词。

首先,什么是危墙?如果是一堵阻隔交通、隔绝心灵的危墙,真的不应该站在它下面,而应该推倒摧毁。危墙也可以理解为即将到来的危机,是迎面而来的艰难险阻。可能是个人面临的巨大危险,或者推而广之,可能是国家危机,可能危及整个世界。

二、什么是君子?一个聪明的人,还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如石敬瑭、秦桧等人如周佛海、陈公博等,民族危亡,通敌卖国,在敌人庇护下享受荣华富贵。如果君子真的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一代可谓“聪明君子”,但他们是道德小人。他们在躲避危墙方面的聪明是出了名的,被后人唾骂为汉奸。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俘,城下瓦拉敌危墙失陷。于谦作为一个文人,毅然站在危墙之下保卫首都,避免重蹈最终灭亡的南宋的覆辙,挽救了成千上万人免遭屠戮。民族英雄戚继光最有力的支持者胡宗宪,夹在日本暴乱猖獗和国家事务混乱的两堵危墙之间,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不惜俯首称臣投靠严党,逢迎逢迎,用自己的名誉和身体为戚继光和于撑起了危墙,保护了他们免受日本侵害,消灭了横行数十年的侵华日军,还东南沿海海晏河清。可见,站在危墙之下的才是君子,在关键时刻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把国家拍得粉碎,把人民从水火中解救出来。如果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作为标准,只会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会在危机时刻保护自己,推卸责任。

三、如何站在危墙下?只是被动等待吗?那不是君子,是傻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美军已在朝鲜至鸭绿江的战场上被歼灭,形势危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下令志愿军出兵朝鲜,这场建国战争对中国的国威和几十年的和平起到了作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反应。武汉封闭,白衣逆行。当世界其他国家还在恐慌中被动等待的时候,中国率先稳定了国内局势。在随后的多次尝试中,它采取了果断的步骤来挽救危险,并向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表现出一个大国的责任。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新冠肺炎的城墙永远不会倒塌。

所以,真正的君子,不仅要勇敢的站在危墙之下,还要力挽狂澜,扶楼而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24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