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能够继位?第一个影响皇位继承的洋人,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康熙为何能够继位?第一个影响皇位继承的洋人,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第1张

康熙为何能够继位?第一个影响皇位继承的洋人,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在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时代以来,外国人从未干涉过水库的建立。但是,在清朝,因为一个德国人,开了一个先例。他不仅成为皇帝身边最受宠的大臣,还被皇帝称为“玛法”。甚至因为他的一句话,把与皇位毫无瓜葛的太子推到了楚君的位置上。

他就是汤若望,一位在中国生活了47年,服务于明清两代,为中国科学和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耶稣会士。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1592年5月1日出生在德国科隆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

从小,他就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聪明好学。十六岁时,他被当地的耶稣会教区送到罗马的德意志学院深造。

短短三年,他修完了哲学、古典文学和数学天文学的课程,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并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1611年,20岁的汤若望加入了耶稣会,成为了一名学徒。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海外耶稣会传教士寄回的信件和报告。

信中对东方地区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汤若望,他开始立志像那些早期的传教士一样在中国建立丰功伟绩,用西方的科学知识把天主教的信仰传播到中原。

因此在1617年,汤若望以优异的成绩从罗马学院毕业,并被提升为牧师。不久之后,汤若望自愿去东方成为一名传教士。

1619年,汤若望和其他传教士来到澳门。四年时间,他从澳门到香港,再到北京。

凭借对西方科学的了解,汤若望得到了户部大臣张文达的赏识,被聘为政务委员。

踏上仕途的汤若望非常敬业。他为明朝撰写科学的文学理论,推广天文学,甚至翻译德国的矿冶书籍,同时还不忘宣传基督教。

但遗憾的是,直到崇祯皇帝自缢,汤若望并没有得到明朝的重用,也没有说服崇祯皇帝推广基督教。

然而,有了新的主人,汤若望变得更好了。他以通晓天文地理的能力引起了顺治皇帝的注意,于是两人经常交谈,不知不觉中感情变得极其深厚。

就连孝庄皇后也非常敬重汤若望,视他为上宾,称他为“义父”,所以顺治皇帝也称他为“玛法”。

从此,顺治皇帝几乎顺从了汤若望,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并在玄武门外建起了基督教堂。

顺治十年(1653年),汤若望被顺治皇帝封为“玄朝太傅”,并亲自为他撰写了《天主堂》这一集。

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24岁的顺治皇帝病重。然而,在这个时候,储君尚未建立。因此,在他临终的时候,顺治皇帝开始考虑让谁做太子。

此时大皇子已死,但仍有二皇子加持。因此,按照长子继承制,皇位不是三皇子叶璇,也就是将来的康熙。

这时,康提出了一个无人能反驳的理由,那就是得了天花,而他没有死。他有终身豁免权,这是其他王子没有的。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天花是不治之症,连皇帝都可能染上。谁能保证新建立的储君会在几天内灭亡?

经过一番商议,顺治皇帝选择听从汤若望的建议,任命三皇子叶璇为皇太子。因此,汤若望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影响中原王朝皇位继承的外国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87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