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黎原回忆140师龙化里整训时原四野朝鲜籍战友宋德万来访

开国少将黎原回忆140师龙化里整训时原四野朝鲜籍战友宋德万来访,第1张

开国少将黎原回忆140师龙化里整训时原四野朝鲜籍战友宋德万来访

龙华整训,老同志来访。

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后,47军于11月底奉命将防务移交给39军,撤回后方休整。我率第14 O师于12月中旬撤退到顺川县的东平安里、李龙华等十几个村,师部住在李龙华。

李龙华是一个有50多个家庭的小村庄。村里只有三个成年男子,一个是村里的主席,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青壮年男人都上了前线,只留下女人和孩子。这样的性别比例很容易看出战争的残酷。朝鲜的冬天寒冷多雪,零下30-40度的气温很常见。1952年新年前的那段时间,雪下得特别大。地球上的雪有3英尺厚,被雪覆盖着。乍一看,田地、道路和村庄都分不清。

部队转移到休整区后,先后开展了整编、“三反”、粉碎敌人细菌战、整党、颁奖、总结战斗经验、组织大规模军事训练等活动。重组期间,政府人员减少,连队充实,技术兵种扩充,枪械加强。奖项中,我师被部队授予锦旗:419团八连3班“血战勇守夜月山”;420团八连8班《为炊事班做表率》;4、418团4连“拼尽全力歼灭敌人打胜仗”;418团6连“屡以痛歼之敌”;7连,419团“勇往直前,顽强坚守”;和公司4,18。很多人获得了韩国独立自由勋章,国旗,战士荣誉,战士荣誉。

在整训期间,我主要关注军事工作的两个方面。一是我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总结了以往粉碎敌人“夏秋攻势”的战斗经验。二是在此基础上,全师官兵进行了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主要是技战术训练,突出了干部优先的原则。我主要关注干部培训。师、团多次举办干部培训班,培训各级干部、参谋和专业技术骨干。通过军事训练,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技战术水平和职业军人的保障能力,为以后的作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们轰轰烈烈的整风训练中,也收到了很多中国人民对朝鲜、朝鲜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慰问,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和战争欲望。许多国内文坛名人,如梅兰芳、、程、、侯、、老舍等。来我们师慰问演出,看望部队,鼓舞士气。在前线表演是相当危险的。一次表演伤了两个杂技演员。吊唁团的成员中有我的一个老乡,张超。

他是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十九兵团司令,原籍河南。曾隶属河南军阀刘振华的镇船军。早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反对蒋介石。他是国民党的地方武装,从来不受蒋介石信任。1949年春我军解放信阳时,他率部从信阳到湖北贺胜桥,然后起义,所以说过去是投机的。我们一见面,他就对我说:“你叫关俊彦,是河南息县人。我认识你很久了,你很有名。你为家乡人民争光。”他说的话让我吃惊。他很慷慨。解放后,任国家体委副主任,贺龙副手,主管武术。通过在新旧社会的亲身经历,他由衷地钦佩共产党,痛恨美帝国主义,同情朝鲜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记得还有一次,一个来自沈阳的吊唁团在我们师的一次吊唁演出结束后正在吃饭,突然遭到敌机轰炸,差点造成人员伤亡。真是福气!

在此期间,我还接待了我的老部下、朝鲜族老战友宋的来访。宋原系我师418团二营营长。自从他参军以来,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在我任团长的第418团工作。我看着他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军队的基层指挥员。一年多前,我们在湘西打土匪,朝鲜战争爆发,他和其他朝鲜干部战士一起被召回朝鲜。部队入朝后,听说他曾是平壤警备师少将的指挥官,负责平壤和金日成的安全保卫,深得金日成信任。他也很关心旧军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多次联系我们。由于战争紧张,他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他得到我们在龙华整训的消息,战事比较顺利,就带着随行人员来看望我们。

宋的来访受到了志愿军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队通知我们要好好地接待他。1951年12月28日,他直接来到师司令部。我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列队欢迎他,召开全师干部大会,请他介绍回国后的情况。他感谢并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我军的训练和锻炼,在朝鲜最困难的时候进入朝鲜作战,在几次战斗中接连取得胜利。他还表达了对我47军和14o师的特殊感情,祝贺我们刚刚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师部住了一天,就去了他的老部队,418团,418团全团热烈欢迎。他在418团见到了老朋友,和老战友们进行了座谈,回顾了自己在418团的战斗经历,介绍了朝鲜的情况。两天后,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旧部队。

宋万德,原籍朝鲜釜山。日军侵略朝鲜后,又侵略中国东北。为了长期占领中国东北,以帮助中国开发为名,强迫朝鲜移民中国东北。宋被迫随父母定居中国吉林延边。日本投降时,宋正在吉林工业大学学习。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他无意继续求学,想回到延边老家。几经周折,我到了吉林省榆林村,在那里我穷困潦倒,饿晕在街上。我命人帮他去部队检查病情,喂饭。康复后,他要求参军。他有文化,肯学习,进步很快。我开始在营部做办事员,后来做参谋,再后来在418团二营做副营长、营长。1950年4月,在回朝鲜之前,他专程到枝江总部来看我。他除了表达告别的心情,还向我请教带兵打仗的心得。当时我在笔记本上撕下岳飞1938年3月写的一首诗《满江红》,送给他作为临别纪念。这首词激励我走向共产党,抗日救国,希望能启发他。据他说,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这句话对他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

据宋说,从四十七军回到朝鲜的三千九百多人组成了一个团,回到朝鲜时就成了第十八联队。419团原营长张教德任团长,宋任副团长。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长驱直入,迅速越过“三八线”,解放首尔,向大邱、釜山挺进。南朝鲜的李承晚政权岌岌可危。为了挽救李承晚政权,美帝国主义立即进行军事干预。9月15日,7万美军在260多艘舰艇和近500架飞机的配合下,在朝鲜峰腰部的西海岸仁川登陆,并迅速向首尔和水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和南朝鲜军领导的10个师的所谓“联合国军”从正面攻击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被迫撤退,许多部队还没来得及移动就被击溃溃散。第18联队也遭受了重大伤亡。团长张教德在大田与美军第24师作战时光荣牺牲。剩下的700人,由宋率领,在敌后进行了4个多月的游击战争,使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

志愿军首战告捷后,宋部在铁源、连川与我志愿军会师。他们克服重重艰难困苦,坚持在敌后作战,又折回到后方。他们受到了金日成总理的接见并受到了高度赞扬。金日成从中国归来的第18联队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部队,能在敌后坚持四个月,安全撤回,这是一个奇迹。因此,第18联队被扩大为警备师,宋被任命为警备师的,驻扎在平壤。朝鲜近卫师仿照苏联红军体制,在人民军中地位很高。离师近的兵可以在其他单位当排长,老师出去当队长。可见金日成对宋万德的重视和信任。

当贺龙元帅1953年访问朝鲜时,宋是他会见的第一个人。当时国内很多报纸都刊登了贺龙元帅和他握手的照片,还介绍了他在解放军工作的经历。我们都很高兴见到他们。可惜他英年早逝,只有40多岁,很可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5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