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招聘签约后能毁约吗

学校招聘签约后能毁约吗,第1张

企业校招签约毁约,背后原因值得追问

5月18日,广东广州一名大四学生反映,自己去年通过校招拿到了Xpeng Motors科技有限公司的offer,随后与该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今年5月,公司HR称因业务调整无法提供岗位。这位同学说,小鹏公司向学生提出赔偿5000元,像他这样毁约的学生还有20多个。目前校招基本结束,很多解约的同学找不到工作。

签约毁约,Xpeng Motors的做法被众多网友诟病。现在毕业季将至,很多毕业生的去向已经基本确定。此时,企业突然毁约,不仅意味着之前找工作的努力付之东流,还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就业前景,甚至“冒险岛”的风险。一次违约可能会影响20多名毕业生的前途。

根据小鹏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说法,违约是因为业务调整。据其他毕业生反映,小鹏公司给出的违约理由包括公司运营、学校不合适等。但不管什么原因,问题无疑出在企业本身。就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小鹏公司单方违约不仅是企业名誉和道德问题,更是法律纠纷,后果应由企业承担。

在该事件中,小鹏公司向违约的毕业生提供5000元的赔偿,似乎是支付违约金,并且与有关毕业生达成了协议,因此不会存在法律问题。但不得不说,相对于毁约后面临的就业困境,5000元的赔偿实在微不足道,难以弥补毕业生的利益损失。据此,5000元的违约成本对企业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对此,保护毕业生权益,需要提高违约成本,让企业更加自觉地履行协议,不敢随意毁约。同时也要探究企业签约违约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减少违约现象,更好地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近两年,企业单方面毁约毕业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在几天前,新能源汽车公司李被曝出大规模取消其毕业生,理由是同样的业务调整。巧合的背后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也反映了相关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以不变应万变”的弊端。

事实上,由于疫情等因素,这两年很多行业都在进行洗牌和调整,以至于出现了一波毁约和解约潮,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大。尤其是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75万人。如何保障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减少企业违约现象,不仅是毕业生关心的大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今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国有企业今明两年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作为招聘的前提条件。这一要求为疫情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同时也应看到,稳定就业市场有赖于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这需要政府对企业招聘进行引导和限制,也需要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填补决策机制和招聘流程的漏洞,避免因内部原因“站队”毕业生。

对于企业来说,按照合同履行协议,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不仅关系到企业声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临近毕业大规模违约,损害的是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前途,也是企业的形象和未来发展。

(来源:正冠新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886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2
下一篇 2022-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