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基建指数基金

中证基建指数基金,第1张

稳健型指数又创历史新高,中基私募50指数最新周报来了!

一、市场回顾

最近,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在美国,虽然非农就业形势稳定好转,但疫情、关税、制裁导致的供给矛盾依然突出。加息应对通胀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利率走高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在欧洲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也存在“滞胀”的风险。在俄乌冲突暂时无法尘埃落定的背景下,对俄制裁和俄罗斯反制裁从供给端看会推高物价水平,加息可能难以抑制物价上涨。中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疫情控制正常化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停工风险。5月PMI小幅回升并逼近阈值,社会融资数据同比增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市场方面,上周a股继续反弹,市场热度明显上升,最高日成交超万亿元。能源、有色、化工等周期性板块涨幅居前,证券、酿酒、医药等板块也有一定涨幅。风格上,小盘股表现依旧强势。基差方面,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分别维持在5%和8%左右的折价率。

港股继续反弹,金融、能源、半导体、汽车、交通等板块涨幅明显。美国股市整体以下跌为主,主要股指在近期小幅反弹后连续大幅下跌。高通胀和随后的加息是下降的主要因素。

在商品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创下短期新高。上周油价突破今年3月高点,站上120美元。LME有色金属不同程度下跌,农产品中多数谷物下跌,棉花、白糖小幅上涨。国内商品仍呈现分化趋势,工业品多数上涨,农产品横盘下跌,工业品黑色板块和化工板块在原油带动下大幅上涨,建材板块也有一定涨幅,有色板块波动不大,农产品中粮食和软商品以下跌为主,石油板块在外盘影响下上涨。

综合来看,上周股市强势反弹,商品市场各板块走势延续。中国私募50指数的多头策略、对冲策略、CTA、衍生品策略均盈利。

二。指数趋势

(1)中基优选私募基金50指数

中国私募50指数6月10日当周收于1718.29点,较6月2日当周上涨2.08%。

指标方面,中基私募50指数年化收益率达到20%,远超沪深300指数4%;风险方面,中国私募50指数年化波动率在12%左右,最大回撤小于14%,均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风险收益比方面,中国私募50指数的夏普比为1.5左右,而沪深300指数的夏普比为0.1。

(二)中基优选私募基金50稳健指数

中国私募50指数首个二级指数——中国私募50稳健指数(以下简称“中国私募50稳健指数”),基准日为2020年1月1日,6月10日当周收于1562.31点,较6月2日当周上涨1.96%。

中国私募50稳健指数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为5.04%,是“优化”和“配置”的综合结果。中国私募50稳定指数以“稳定”为目标。在对冲策略的基础上,选择波动性较大的股票多头策略和CTA、衍生品策略的子基金较为可取。均衡配置后,两者的波动性有望降低,稳定收益很有希望,基金收益率可以成为基本人收益率。

中国私募50稳健指数以稳健收益为目标。自成立以来,该指数年化波动率小于8%,最大回撤小于5%。收益方面,中基私募50稳健指数累计收益超过55%,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夏普比率在2.4以上。

三。合成性能

(1)中基私募50指数的构成表现

上周中国私募50指数上涨2.08%,份额做多策略、对冲策略、CTA和衍生品策略分别贡献1.62%、0.14%和0.32%。

长期股票策略的子策略全部盈利,其中备选策略一骑绝尘,均衡增长和量化指数增加策略也有不错的收益;在对冲策略下,各种策略都有收获,其中基本面量化对冲策略独占鳌头;用CTA和衍生品策略,几种策略都获得了利润,量价中长期策略利润空间最大。

上周,50只成份股基金中有46只盈利。从统计指标来看,三类策略中多头策略的盈亏分布比较均衡。

(二)中基私募50稳健指数的构成表现

上周中基私募50稳健指数上涨1.96%,其中半比例对冲策略和组合业绩稳定器作用获利0.30%,平衡股做多策略、CTA和衍生品策略分别为0.85%和0.81%。

至于二级策略,对冲策略下的基本面量化对冲策略收益颇丰,而长期股票策略下的备选策略收益可观。CTA和衍生品策略下的中长期策略和替代策略都获得了收益。

描述:

1.中基私募50指数、中基私募50稳健指数及其走势图每周更新(公布截至上周末的净值),可在中国基金报官网(网址https://www.chnfund.com/)、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及官方APP相关栏目查阅。相关的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也将通过上述媒体渠道公开。

2.如果私募机构有兴趣参与未来系列指数的基金选择,可以将公司、产品等资料发送到[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安排后续对接。

相关信息:

1、

2、

3、

4、

风险和声明:

1.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基金报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复制或发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或以侵犯本报版权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书面授权的引用和发表应注明“中国基金报”,本报道不得有任何违背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如未经授权发表或转发本报道,中国基金报将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其他投资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依据或建议。中国基金报力求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对于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材料或其任何内容而造成的任何损失,中国基金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268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