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联储重磅加息,引发全球危机概率多大?这些国家首当其冲,如何应对债市巨震?

警惕!美联储重磅加息,引发全球危机概率多大?这些国家首当其冲,如何应对债市巨震?,第1张

警惕!美联储重磅加息,引发全球危机概率多大?这些国家首当其冲,如何应对债市巨震?

最近,随着国际形势和疫情控制的变化,一场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正席卷海外市场。海外高通胀的危机逐渐传导到金融市场,全球债市地震正在发生。

“我刚来的时候,油价是1.2英镑一升,现在已经接近2英镑了。现在给大排量汽车加一箱油要100多英镑。”一年前定居在英国利物浦附近小镇的小刘告诉中国记者,“生活用品价格明显在涨,连葵花籽油、金属罐头都在涨。”

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小秋也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威力。“餐厅的每一道菜都要贵0.5 ~ 1欧元,我租的房子的水和暖气预计每个月要涨50欧元,涨幅在20%左右。德国的水电暖气是多退少补,年底才算钱,能涨多少还是未知数。”

(物价飞涨,来源:英国侨民朋友圈)

在多地面临通胀压力的背景下,美联储率先加息,引发了全球债券市场的连锁反应。6月15日,欧洲央行突然决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如何应对近期多个欧元区国家国债收益率飙升的问题。当天,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暴跌,日本央行宣布将于16日和17日购买日本国债期货的无限期交割凭证。

6月16日凌晨,美联储(Fed)在宣布继续加息后,将利率上调至1.50 ~ 1.75%区间。这一次,它将利率提高了75个基点,这是自1994年11月以来的首次。美联储的一系列紧缩政策是否会让全球许多债券市场陷入危机?对国内债券市场有何影响?

在美联储“最鹰”的时刻,全球许多债券市场都面临压力。

美国5月通胀数据显示,美国5月最终需求PPI同比增长10.7%,大宗商品PPI同比增长16.4%。当月CPI同比上涨至8.6%,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连续创出40年新高,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的预期。

“通胀形势比美联储预期的更糟糕,也动摇了市场对美联储能够控制通胀的信心,对全球债券市场不利。”路博迈基金(筹)主管投资的副总裁、路博迈中国固定收益总监鲁平表示。

美联储的这一强有力的紧缩政策对全球债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策略师朱朝平表示,除了美联储,英国、欧洲和一些亚太地区的央行也面临通胀和加息的压力。全球债券市场波动加剧,近期继续面临收益率上行压力。

具体来看,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1年高点3.47%,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15年高点3.44%。美债迎来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抛售潮之一。

6月13日,路透社称,激进加息政策的预测,加上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企业偿债能力的担忧。跟踪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的ETF价格下跌,而针对潜在违约的保险成本大幅上升,市场透露出明显的避险情绪。

在欧洲,美联储加息的“抽水”效应也非常明显。债券“抛售潮”令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重债国承压。上周,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4%的“死亡线”。瑞士瑞信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在这种债券发行成本水平下,财政负担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以及通胀和加息,出现了大量担心欧债危机重演的言论。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Gilles Moec感叹,“这让我想起了2012年。”

(欧元区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务水平已经超过欧债危机时期。来源:金融时报)

在亚太地区,日本市场也受到了此轮加息的影响。6月15日,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暴跌2.01日元,创2013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两次触发大阪证交所熔断机制。6月17日,日本央行宣布仍将保持控制收益率曲线和购买资产的政策设定,并将利率维持在负水平。在全球加息的大潮中,日本的“超宽松”政策是否还具有可持续性,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比债务危机更严重,日本的“超宽松”政策不太可能持续。

针对市场关于欧债危机是否会重演的讨论,朱朝平认为,加息的前景会给欧洲重债国带来很大压力,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早已超过2018年底的高点。目前,欧洲央行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疲软的困境,需要研究新的工具来救助高负债国家。

“目前这方面的进展仍然缓慢,导致意大利等国国债利率有继续攀升的可能。随着风险的增加,欧洲央行可能会调整其量化宽松工具来提供支持。这可能会在短期内避免债券市场的快速下跌,但不利于快速抑制通胀,使得欧洲的经济调整持续时间更长。”

茹萍的回答更加直接。“欧洲的问题比美国更严重,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军事冲突的影响更大。滞胀已成定局,是经济衰退的风险而非债务危机。”

对于日本的“超宽松”政策是否可持续,茹萍表示,日本当然也受到全球通胀的影响,但它比欧洲更好地受到地缘政治战争的影响。“尽管受到高油价的影响,但日元也是被低估的货币,日本央行跟风加息。”

朱朝平认为,由于海外市场利率上升,投资者开始预期日本央行放弃收益率曲线的控制目标,导致日本国债市场出现抛售。由于日本通胀水平仍处于较低区间,日本央行宣布继续维持宽松政策。这可能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进口成本增加,推高日本通胀水平。因此,日本央行下半年可能被迫加息。

全球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较低,美国加息冲击这三类国家。

全球多国债券市场的集体地震,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一轮加息的连锁反应是否会造成全球性的债券市场危机。

对于这个问题,茹萍认为全球债券市场危机不会发生。“长期通胀是解决高负债的无声之道,央行并不缺乏应对通胀的手段。通缩是高负债的大敌,很难摆脱负利率。”

朱朝平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短期内全球债券市场面临较大调整压力,但爆发全球性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一方面,美国经济今年仍有望保持增长,为信用债提供一定缓冲,2020年初信用利差超过1000个基点的极端情况不会出现在市场上。另一方面,根据美联储给出的加息路线图,2022-2023年加息后,2024年可能开始降息。加上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增加长期利率债券的吸引力。

朱朝平表示,在市场经历下跌后,投资者可以在较高的收益率下实现风险收益平衡,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08年或2020年初的乱卖情况。

也有机构认为,此轮强势加息的主要影响将是进口依赖、高负债或单一经济体的国家。根据金融基金分析,当前美国强劲的加息主要影响这些国家:

首先,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此类资源和原材料进口的国家。

二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实力较弱的国家。

第三,土耳其和一些外债高、经济结构相对简单的拉美国家。会直接体现在债务成本和滚动压力的影响上。

国内货币政策“以自我为中心”,对中国债务影响有限。

那么,海外高通胀,债市巨震,对国内债市的影响有多大?国内货币政策应如何应对美联储大幅加息?

兴银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认为,这对中国主要有两个影响:一是外资流出。自今年2月美联储开始收紧银根以来,中国债券市场海外机构每月净流出约1000亿元人民币;第二,情绪困扰。市场可能担心国内货币政策因海外加息而受限。

不过,对于这两点的实际影响,兴银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表示,一方面,外资持债比例较小,目前国内机构配置压力较大,债券市场供求格局没有明显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海外因素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

“在美联储的货币紧缩周期下,中国的货币宽松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降息概率降低。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仍然是“以我为主”。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下,流动性仍有望继续宽松,海外加息对我国利率影响相对有限。”国泰基金债券基金经理程瑶说。

此外,财通基金指出,虽然目前中美国债倒挂幅度较大,但此轮中美经济、金融、政策周期不同。随着中美两大经济体不断走近,国内宏观调控成效突出,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并不罕见。美联储强烈加息对国内债券市场的预期影响大多是情绪化的,中国国债的价格更多是由内部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决定的。

与海外加息应对高通胀的情况不同,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处于弱复苏阶段,国内通胀压力温和,面临需求减弱下的经济增长压力,临近毕业季失业率潜在上升。兴银基金预计,在稳增长、保就业的目标下,央行仍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或继续稳健偏松。

多空博弈激烈,国内债市也承压。

事实上,自5月底以来,国内债券市场也进入了震荡下行的区间。但与海外债市受通胀扰动巨震不同,国内债市回调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好转和经济基本面改善;同时,外部需求的放缓也可能扰乱中国稳增长政策的效果。经济复苏力度和货币宽松退出节奏的不确定性较高,使得债市更加空博弈激烈。

【/S2/】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国内CPI同比上涨2.1%,预期上涨2.2%,前值上涨2.1%,同比持平,环比下降,通胀压力有所回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7900亿元,预期20300亿元,前值9102亿元。社会融资数据大幅改善,超出市场预期。

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债券收益率出现明显上行迹象。截至6月10日,10年期国债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77%和2.01%,分别上涨约6个基点(BP)和10BP分别与5月27日2.71%和1.91%的低点相比。10年期国开债和1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98%和2.04%,较5月末低点分别上升约5BP和9BP。

兴银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认为,海外债市下跌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导致通胀上行,就业参与率下降;另一方面,在中国,目前的通胀风险相对较小。今年上半年CPI持续低位,PPI也处于高位。债市近期回调的原因主要是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的变化与当前市场形势的矛盾。

具体来看,今年6月初,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上海全面解封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经济增速有望低位企稳,但复苏仍需通过高频数据观察。二是随着市场融资需求的回暖,叠加海外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对国内货币政策造成潜在制约。投资者预计,目前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可能无法持续。

展望下半年,程瑶认为,国内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将在于国内经济复苏的节奏和力度以及货币宽松的退出节奏。

她预计,随着经济逐步复苏,资金面回归中性,债券市场的利好因素逐渐消退,利率存在一定上行压力;但与此同时,本轮经济疫情后的复苏将弱于2020年,流动性转向的步伐也将慢于2020年下半年。考虑到经济复苏乏力,货币紧缩风险较低,利率调整对应的空相对有限。

财通基金认为,随着国内疫情好转、经济好转、宽信用加码下社会金融高增速、叠加外围货币政策收紧,三季度国内债市将以调整为主。对于国内债券市场来说,利好还是欠缺的。受益空主要来自于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密集放松、宽信贷的持续发力以及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债市交易仍受宽信贷压制,震荡偏弱。

如何应对债券市场的巨震?机构操作趋于谨慎。

不可否认,海外通胀高企,流动性迅速萎缩,经济动能放缓,这都在增加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债券投资应如何应对全球市场地震?资产配置该何去何从?

在海外,经济衰退的预期大幅增加了债券违约的风险。根据彭博的美国公司高收益指数,截至6月16日,低质量的美国垃圾公司债券与美国国债之间的利差已升至508个基点,这是自2020年11月以来首次超过500个基点。利差的上升意味着违约率也会上升。

在这种市场担忧下,投资者开始撤离债券基金。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EPFR的数据,在截至6月15日的一周内,有多达66亿美元从美国垃圾级高收益债券基金中撤出,投资级债券基金的流出量达到21亿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流出量。

瑞银建议,目前持有股票和高收益债券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更具弹性的投资级债券,并看好AA或A级投资级债券,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低迷时期保持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如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较小的企业。“在当前通胀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赚取到期收益率,即使利率大幅上升,投资级债券仍可能跑赢风险更高的股票或债券。”瑞银表示。

朱朝平指出,下半年要综合考虑收益率上行速度和经济放缓步伐。如果收益率上行速度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美国失业率上升,可以考虑逐步购买长期国债和投资级信用债。此外,收益率较高的高评级中国美元债券和亚洲美元利率债券,在风险补偿后也能提供较好的收益。

国内方面,虽然债券市场相比海外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只是处于弱势震荡走势,但基金经理普遍持较为谨慎的观点。

上海某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下半年随着国内市场稳增长政策开始生效,宽信贷将传导至实体经济,债券市场收益率易涨难跌,债券部分整体机会不大,性价比不高。根据其披露,在增加股票头寸的同时,他略微减少了债券头寸。目前,他的投资组合保持了短期配置,主要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务。他的主要投资目标是获得稳定的息票收益。

“下半年债市投资以防御性操作为主,缩短久期,以短券做后盾,长中端债券灵活把握阶段性机会,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和流动性。”长城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邹德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理财基金总结,债市短期转熊概率较小,但下跌空间空有限,后市可能不支持长期策略。其中,短端受资金价格低迷和资产荒支撑,预计将维持低位;长期下跌空间空有限。现在,制约长期盈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疫情接近尾声的定价问题和基本面改善乏力的预期程度。随着稳增长,经济复苏是确定的,长期的定价核心将回归广义信贷和基本面预期及实际趋势。

也有基金经理建议关注一些短线交易机会。【/s2/】比如程瑶表示下半年重点关注信用债配置策略,可以关注利率超调后的交易机会;嘉实超短债基金经理李也表示,自5月底以来,部分获利空因素陆续兑现,推动收益率升至接近2.8%的点位。6月下半月到7月债市可能会有一些交易性机会,要注意。

从相对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京顺亚太区(不含日本)全球市场策略师赵坦言,基本的情景预期导致我们降低了风险,略微强调了股票。广泛投资股票、固定收益和另类投资是明智之举。

编辑:林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249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