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遇上疫情

高考遇上疫情,第1张

高考疫情考生焦虑、担心是正常反应

随着高考临近,各地疫情频发。面对双重压力,出现焦虑、烦躁甚至失眠时,高考考生如何科学应对?父母是如何赡养孩子的?

科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医生王鹏先。

高考本身就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再加上疫情,考生会在认知、情绪、行为、身体等方面产生不适,比如高考失利的想法,退缩;焦虑、担心、害怕、恐惧等。;避免社会交往和自我孤立;头晕、食欲不振、胸闷、心悸等。

在这些情况下,考生要意识到这是正常反应。焦虑是这种环境下的正常心理反应。如果你试图摆脱这种情绪,会适得其反,增加自己的压力。同时,考生也要意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有这种情绪。是普遍现象,出现这种情绪可以理解。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带来了非常痛苦的体验,而自己又无法调整和摆脱,那么他的睡眠和情绪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他的学习,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而且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两两周以上,他需要请专业人士介入。

三方面照顾好自己

●情绪监控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你不能总是要求自己把100%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否则很容易把自己累垮。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小时或者45分钟,你都要停下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来评估自己的状态。

●信息监控

过于关注疫情信息可能会增加心理不确定性。考生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时间了解所在社区和地区的疫情情况和疫情相关政策,做好信息管理,避免这些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身体护理

睡眠是帮助身体“充电”的最好方式。固定起床时间,保证良好的睡眠节奏。因为一旦出现睡眠障碍,会对情绪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可以通过洗热水澡、慢走、有节奏的呼吸来缓解疲劳压力。

课间有三种活动

●保持沟通。

通过和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让自己意识到高考你不是一个人。

●表达活动

让情绪在活动中流动,比如涂鸦、写日记、听音乐等。,可以缓解情绪。

●适当的运动

简单不剧烈的运动也是很好的休息方式,比如跑步,打羽毛球。

家长做三种后勤保障

●鼓励孩子表达紧张

鼓励孩子在情绪出现问题时,向家长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允许孩子有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时候家长不要把“心情这么差”的态度传达给孩子,因为这样会阻碍孩子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只能自己消化这些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帮助孩子减轻情绪负担。

●鼓励孩子带着焦虑去做事

鼓励孩子学会焦虑地学习和生活。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带着焦虑完成的,比如带着焦虑学习一种新的乐器,第一次演讲。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培养孩子带着情绪做事的能力,提高孩子对抗焦虑的情绪承受能力。

●父母照顾自己的情绪。

焦虑是会传染的。如果孩子紧张焦虑的想见父母,会让孩子觉得没有人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家长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念,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家人可以站在你身后做他们的定心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861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5
下一篇 2022-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