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冬春季多发

为什么感冒冬春季多发,第1张

春末夏初、气温多变,感冒硬扛靠谱吗?

五月的北京已经入夏,但是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天气北京发布提醒,本周(5月9日-15日)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白天最高气温在18℃-26℃之间,夜间最低气温在8℃-12℃之间。请及时调整衣服。目前昼夜温差还是很大的,早晚凉意十足。早晚出行需要加衣,谨防感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药师金瑞说,感冒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一般体质好的患者,喝温开水,注意休息,不吃药,就能好起来。对于体质差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服药,会加重感冒症状或继发肺部感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部分患者还可能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和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药一般缓解症状,如伪麻黄碱可用于缓解鼻塞,对乙酰氨基酚可退烧缓解肌肉疼痛等。输液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或减轻感冒的疼痛,使患者保持足够的水分,有体力对抗感冒病毒。“并不是打针输液更好更快。要根据感冒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打针。如果过于依赖输液,不仅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存在过敏反应、静脉炎等风险。”金瑞提示。

“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也是不对的。金瑞解释说,病毒性感冒可以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大多数感冒患者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因为90%以上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是用来抵抗细菌的,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

服用感冒药后,人会有昏昏沉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是抗组胺药引起的,在感康、泰诺、扑尔敏等药物中都有。因此,除了避免服用感冒药后开车,还应注意不要饮酒,不同感冒药不能混用。兰大一院药剂科主任药师何解释说,大部分感冒药中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时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需要与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饮酒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谷胱甘肽,使对乙酰氨基酚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了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另外,为了快速缓解感冒症状,很多人使用多种感冒药、西药、中成药,这是服用感冒药的最大误区。何钟芳指出,很多感冒药成分相似甚至重合,两种药合用会导致药物过量,非但没有疗效叠加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副作用,应尽量避免合用。有些中药感冒药还添加了西药成分,常见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也是西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随意组合使用,可能导致该成分过量,损害肝肾功能。“一般来说,成人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一次不得超过500mg,两次给药间隔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每日最大摄入量不得超过2,000mg,疗程不得超过3天。”

日常防寒应注意以下几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861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5
下一篇 2022-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