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疆坚持开展“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疆坚持开展“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第1张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疆坚持开展“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

盛夏,新疆乌什县依玛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种植的黑木耳迎来集中上市期。近年来,这个天山脚下的小村庄凭借木耳产业让村民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俯瞰新疆乌什县依玛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走进现代村产业孵化器的菇棒车间,只见正在劳作的村民穿梭其中,熟练地用洞刺器将植入菌丝的菇棒刺破,然后将菇棒整齐有序地挂在挂线上。45天后,这些菌棒就会长出优质黑木耳。在车间的另一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棒上密密麻麻挂满了鲜嫩的黑木耳。

在托旺克·麦盖提村精准扶贫产业孵化器内,工人盯着菌棒(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黑木耳栽培高级技师陈进生是浙江人。他参与了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尝试改进黑木耳栽培技术。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陈公”。

陈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春季修剪下来的碎枝填充菌棒,这样每根菌棒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1元左右,其生长周期预计能产生6元左右的收入。

托旺克·麦盖提村“访采”第一书记、组长陈双平(中)和技术员陈进生(右)检查黑木耳长势(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离退休老干部局工作队在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民生聚民心”(“访汇聚”),因地制宜,就地建设产业孵化器,建成10座现代化智能大棚。去年,孵化场销售黑木耳和香菇约200万枝,营业额556.78万元。

“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双平介绍,近年来,该村以这一特色产业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多万元,巩固了全村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工业孵化器里从事菌丝体配比的实验人员穆赫泰·麦合木提告诉记者:“这里离家很近,我可以步行上下班。我对自己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很满意。”

在托克马克提村精准扶贫产业孵化园内,技术员木合泰·买买提正在做菌种分离实验(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对于尝试在自家种植黑木耳的村民,“访聚”团队免费为他们提供黑木耳种植大棚和农具。今年,村民古林亚·子涵·加马力买了2000枝黑木耳,预计净收入5000元。她告诉记者,黑木耳有五个月的采摘期,工作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孩子。

陈双平说,目前,“访慧聚”工作队除了继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还尝试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村民获得更高的回报。2019年,当地土地被改造成200亩的旅游生态园,并申请了“奇村”的牌子。

托万科麦盖提村生态公园(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记者在“奇村”旅游生态园看到,由村民房屋改造而成的民宿造型独特,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看节目、品尝美食、欣赏美景,还可以体验采蘑菇、垂钓、露营的乐趣。

托克马克提村生态园负责人茹热古丽·赫泽木正在打扫民宿(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如今,托旺克麦盖提村每天都有固定的公交车通往县城,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也有专门的物业公司。遍布全村的活动室、文化室、图书馆、诊所、就业市场、民族团结大院等公共设施以及定期的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托旺克·麦盖提村“访聚”小组成员走访村民家中(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托万克麦盖提村是新疆“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新疆自2014年开展驻村“访惠聚”工作以来,选派50多万名党员干部深入1万多个村队(社区),投入204亿元实施村级惠民工程3万多项,协助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补偿资金超过244亿元。全区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批批村干部、第一书记、大学教师,依然奋战在基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难事。

记者:高涵、丁磊

编辑:廖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566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7
下一篇 2022-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