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穴。“宾阳”的意思是迎接新生的太阳。宾阳三栋发掘于北魏,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所建。
始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雇佣802366人。后来由于宫廷政变和主持人刘藤的去世,规划的三个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只完成了一个,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的主要雕像直到唐初才完成。
宾阳中洞平面呈马蹄形,顶部为穹顶,莲花盖,中央雕有双莲花。莲花被八个艺伎乐透和两个崇拜者包围着。它们随风飘动,绕着莲蓬飞舞,姿态优美动人。
宾阳中洞以“三佛”为主题雕刻,常见于北魏石窟。石窟中有11尊雕像,其中前壁上有一组5尊雕像,包括一个佛陀和两个弟子以及两个菩萨。南墙和北墙各有三尊雕像,包括两胁中的一尊站立的佛和一尊菩萨。这三组雕像分别代表了佛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佛”。
主佛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两侧是两个弟子和两个菩萨。第二,菩萨笑起来是温柔敦厚的。左右墙上也有雕像,都是一佛二菩萨,穿着袈裟,站在莲花座上。
由于北魏崇尚瘦美,主佛释迦牟尼双颊瘦削,颈细身细。服装线条密集,雕刻手法是北魏的直刀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因此,洞内主佛的服装由云冈石窟佛像的右肩袈裟改为宽袍大袖的袈裟。
佛的微笑
宾阳中洞雕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陀的微笑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宁静中透露着各种善良,眼神中有着无尽的温柔和清秀,充分展现了佛教中的神圣、庄严、慈悲和仁爱。
显示骨骼和清晰的图像
宾阳中窟造像的另一大特点是“示骨清象”。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划时代的面貌和风格。
此时龙门石窟造像普遍出现瘦“秀骨清像”和“赞衣穿带”。这种新风格被称为“中原风格”,因为它形成于中原腹地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
洞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一楼是根据《维摩诘经》故事创作的浮雕,名为“维摩变”。第二层是佛祖本生的两个故事。三楼是帝后佛的名画。第四层是“十神王”浮雕像。
特别是三楼皇帝拜佛图,反映了宫廷中的佛教活动,刻画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平和的心态,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可惜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外被偷了。分别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尼尔森艺术博物馆展出。
宾阳中洞作为一个具有北魏造像风格的洞穴,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造像有很大的变化和差异。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和深厚的汉文化,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同时雕塑风格吸收了汉族文人的“轻”时尚和“秀骨清象”。从而在龙门石窟创造了“秀骨清象”的雕塑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加速了佛教传入中原后雕塑艺术本土化、民族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