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是指用天然矿物颜料彩绘,以赭石和氧化锰为着色元素,然后在窑中烧制而成的一种经过打磨的橙红色陶坯。在橙红色的胎体上,有赭色、黑色、白色和各种颜色的美丽花纹,形成器物花纹与造型高度统一的陶器,从而达到装饰和美化的效果。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器为主,质地细腻,不仅是实用器皿,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彩画是烧制前,用陶烧制后,颜色与陶结合紧密,不易脱落。一般来说,彩画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类:图案和图画。
彩陶起源于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随着相对稳定的农耕文化,人们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老观台文化时期就已经发展了陶器,在一些施舍状器皿的口沿上装饰着一条宽宽的丝带,这就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Xi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精美的彩陶,这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控制窑温,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造型基本都是日常用品,如壶、瓶、罐、瓮、壶、鼎等。很难看出它们还有其他特殊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用两个骨灰盒合理埋葬儿童的例子。骨灰盒上开了一个小洞,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中国的彩陶发现较晚(1921年)约84年,但彩陶的诞生却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录了人类文明初期的经济生活、宗教和文化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历久弥新,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5000多年,横跨老观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是世界彩陶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文化。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欣赏空等诸多因素来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适合收藏。
中国彩陶的起源一直有争议。大地湾发现的直径为51厘米的鱼形盆地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鱼形盆地。与上层的仰韶文化完全不同。陶片酥脆,颜色不均匀,几乎看不到大块的陶片。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已经破碎,发掘人员形象地将这些陶片称为“面点”,可见当时的制陶技术是原始的。
发现的装置形状很特别。底部有很多小三脚架,或底,或圈脚。基本上没有平底的装置。更奇怪的是,碗口内外都有暗红色的色带。上述特征无疑表明,他们不是通常所说的仰韶文化。从地层上看,这是仰韶文化的遗迹。经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测定,送检的5件标本年代为7300年至7800年前,比仰韶文化早近千年。
大地湾文化的发现,不仅确立了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也为探索彩陶和农业的起源提供了一批珍贵的物质资料。大地湾彩陶几乎与世界和中亚最早的彩陶盆地同步,这表明中国彩陶起源于中国西北的渭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