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指的是中国独特的传统书法文具吗

文房四宝指的是中国独特的传统书法文具吗,第1张

在古代,文人墨客对“文房四宝”情有独钟,书房是传承知识、陶冶情操的清静之地。书桌上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许多用途不同的器皿,或实用、或装饰、或愉悦、或点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习室”。那么古人都有什么文具呢?

明代屠龙收藏的文具有40多种。它们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材料。其中,有的是工匠师傅精心雕琢,有的材料、用料非常昂贵,有的自带名人光环,引起了后人的关注和追捧。

扶手

扶手,始于明朝。扶手发明的初衷很简单,防止袖子上的墨迹。随着扶手的普及和使用,古人发现在书写小字体时,扶手还可以缓解手腕疲劳。因此,扶手也叫腕枕。

夏天的时候,扶手可以隔绝手臂的汗液,保持纸张干燥。扶手长度和镇纸差不多,偶尔也可以当客用镇纸。在众多材料中,竹臂因其独特的祛暑清热功效而备受学者青睐。扶手是书房的装饰品。虽然可有可无,但却完美地将精神和品位融入生活,让学习锦上添花。

砚台盒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块好的砚台也需要一个特殊的盒子。古人云:“砚无床不成王。”可见,砚盒的重要性。

多数砚台盒以紫檀、花梨木、花梨木、翼状、金丝楠木等上等硬木制作。箱体外部装饰简洁大方,否则占主导地位。盒体内口贴在砚台上,盒盖可以灵活打开,使用方便。砚台盒的壁画可以防止砚台盒受潮膨胀开裂。对于古代的古言,在原有砚盒的基础上,古人又增加了一个保护古言的盒子。

砚盒要经常打蜡,防止木头受潮。一旦发现裂缝,及时打磨,加宽加厚,使其重新附着。现在的砚盒离人们的生活很远,很少见到。

镇纸

从前,古人席地而坐,用重物压住草席卷曲的四角,称为“席镇”。轻薄纸出现后,“镇纸”自然就出现了。

镇纸又称镇纸、压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文具不同,镇纸通常是成对的,尤其是长的。

另外,镇纸还有特殊的含义。他们一方面警告外人不要随意触碰主人的私人物品;另一方面,一些镇纸附有警句,提醒它们的主人要完全干净和诚实。其实镇纸可以分为六类:镇纸、压尺、镇纸、文镇、书镇、书尺,而压尺又可以分为方镇和圆镇。每一类的功能都略有不同,可谓趣味横生,令人大开眼界。

笔筒

笔筒,顾名思义,是盛放毛笔的专用器皿。造型变化不大,材质有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

在各种材质的笔筒中,古人对竹笔筒情有独钟。古人认为竹子刚直不屈,刚直内敛,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文人之所以选择竹子来做笔和藤壶,和他们心中的君子情结有很大关系。

明代著名竹刻大师朱创立了嘉定派竹刻。擅长刀工雕刻和国画,雕刻作品生动传神。继朱之后,清代吴稚聪以其“薄底”的绝技,将竹笔筒描绘成一件艺术品,连乾隆皇帝都被他圈了出来,一时名声大噪。

时至今日,笔筒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是书桌上常见的器皿之一。

笔筒

又叫笔架、笔盒、笔山,是在书案上用来装笔的工具。

南北朝时期就有了笔筒的记载,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笔杆的形状以五峰山为主,中间最高的山峰,侧面的山峰逐渐变大。笔筒的材质不同。宋代以天然石造型为主。在元代,大多数笔筒由铜、瓷和石头制成。

笔筒在明朝特别流行。“有玛瑙、水晶、犀牛雕”,从用料之贵可见一斑。玉笔筒在清代开始流行,雕刻精美,造型传神,其观赏性远大于实用性。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笔筒的记载。如《开元天宝遗》中提到,苏廷《学士页》中“有锦花石雕为笔筒”,《云烟过眼录》中出现“古玉笔盒”,《钟松雷抄》中也出现“铜绿笔盒”。在杜甫的《居墙大哥二首诗》、陆桂蒙的《美国南路槐茅山文光南洋大夫三首韵》、晚唐诗人罗隐的《你派使者到姑苏曹,到张阆中县作客》等唐诗中,都提到了笔筒,可见当时笔筒是相当流行的。

钢笔

笔筒,俗称笔筒。古人用毛笔,无论是泼墨山水,还是用小楷,都有吸墨的现实需要。而中国山水画是用墨的浓淡来体现其意境的,所以才有了“墨分五色”的说法。有了毛笔,除了毛笔还可以检查墨色,一举两得。笔的形状多为小叶浅碟,手掌大小,既能实用又能优雅。

目前最早的笔筒是南宋哥窑的荷叶笔筒。明代,书房清玩之风盛行。笔名或用料名贵,反映了当时的喜好和品味。对此,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定窑、龙泉小浅盘皆好,水晶、玻璃皆不雅,玉磨叶者尤俗。”清代的钢笔多以古代砚台为材料,古朴典雅,风靡一时。

毛笔虽然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玩意”,但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巧妙地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

水城

你听说过“文房五宝”吗?也就是说,水城又称水城、砚滴,是放在书案上储存砚水的水缸。有嘴的是“注水”,没嘴的是“水城”。

在古人眼中,水城可以驱动思维,引发灵感,休息心灵,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见物寄情,思绪万千。早在秦汉时期,水城就出现了。晋代用青瓷烧制龟形水城,称为“龟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城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一切,用来制作水城的材料有5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

正是因为水城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多变的造型和材质,才吸引了藏家的关注和追捧。因此,水城被称为“文房五宝”也就不足为奇了。

刷洗

2017年10月3日下午,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笔洗在香港拍卖,最终以2.6亿港元成交,再次创造了宋瓷神话,让笔洗走入大众视线。洗笔,原本是一种在书案上洗笔的实用器具,因其造型多样、典雅狡诈而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洗笔器的形状是开浅的,类似于一个施舍碗,也有以花、叶、鱼、动物为主体的异形器。中国五大名窑都曾产生过笔洗,成为后世无价的艺术瑰宝,如汝窑的苍青圆洗、官窑的粉蓝圆洗、哥窑的海棠式洗、钧窑的鼓钉三足洗等。此外,用玉石、玛瑙、珐琅、象牙、犀牛角等珍贵材料制成的毛笔洗,足以证明古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青干龙旅行文具盒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这个旅行文具盒是宫内厅为乾隆皇帝制作的。这个婴儿一出现,就立刻赢得了甘龙的爱。盒子长74厘米,宽29厘米,高14厘米,底部和盖子高7厘米。

箱体为紫檀木材质,展开为桌子,组合成盒子。箱子里有两个抽屉式箱子,每个抽屉式箱子又分为上下两个箱子。可以装64件文房四宝和文具,如钢笔、砚台、笔筒、洗笔、扶手、镇纸等器皿,甚至还有一个五子棋盒。整个盒子根据不同器皿的形状和大小摆放在固定的位置,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劳逸结合的惊人。

目前,这个旅行文具盒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国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29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