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曹植是个什么样的人,第1张

中国的历史延续了几千年,在此期间诞生了许多历史人物。除了各个时代的创作者,那些政治军事奇才,还有很多著名的文学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粉丝,也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但是,如果让你选一个最有文采的,你觉得会是谁?如果是曹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文人诗人不计其数,如满天繁星。历史上这些著名学者中谁的才华最高?谁能被后人认可?

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禛这样评价从汉代到清代两千多年间涌现出的众多作家学者。其中只有三个人可以称得上“神仙才子”!“神仙眷侣”称号的三位获得者是曹植、李白和苏轼。

清代另一位学者丁岩甚至直接称曹植为“古今诗人之冠”。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有着“才子佳人”和“诗人之冠”之称的曹子简。

对曹植最著名的评价是“才子佳人”。这句话其实是南朝谢灵运向别人吹嘘时的一句大话。当时谢灵运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曹植来夸耀自己的才华,却反而让曹植有了“大才之人”的名号。

谢灵运说:天下人才定,约一石(十斗)。从古至今,曹子剑一人独占八斗,我独占剩下两斗中的一斗,然后古代其他文人平分剩下的一斗。

“天下只有一块石头,曹子建一个人赢了八场,所以我也要打,自古以来就分了一场。”——《谢灵运传·南史》可以得到谢灵运的评论。曹植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一、白马篇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年仅16岁的曹植跟随曹操北伐至乌桓。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曹操指挥下的汉军普遍粉碎了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组成的联军。年轻的曹植被这位大人物的磅礴军力深深打动,于是曹植无法承受胸中酝酿的情感,创作的灵感如此单薄,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白马。

白马饰金,飞西北。问你要借谁家的,你就是游侠。不要去城镇,在沙漠中提高你的声音。我有一把好弓,但是我的箭参差不齐。弦断左则右则毁月枝。举手飞起,弯腰伸开马蹄。比猴子和猿聪明,像豹子一样勇敢。城里警察多,车友数动。羽锤北来,马丽攀堤。驱赶匈奴,并留下牯岭鲜卑。放弃刀锋,你的生命就安全了?不管父母,不能和老婆说话!编一个壮士的名字,不要自私。舍身为国难,猝死!——《白马》曹植

这首诗自诞生以来,已经被欣赏了无数个版本。有人认为曹植名义上是歌颂游侠,实际上是歌颂曹操率领的大汉将士;也有人说诗中侠客描写的是当年的霍去病;也有人说游侠是指年轻时的曹丕或者干脆就是曹植本人...

不管是哪种方式诞生的,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部作品的文学素养。而几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他的《霹雳游侠》中清晰地看到了学习和致敬曹植白马小品的片段。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植写《白马》的时候才十六岁。请仔细阅读白马原著,再想想我们16岁的时候写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反正以史为鉴,当年的作品我是不忍心看的。

十六岁的曹植就有这样的天赋。估计大家此时的心情和谢灵运差不多,都在感叹上天是多么的不公平,给了曹植那么多的天赋,16岁就能写出这样的杰作?

二、洛神赋

“人品极高,文字华美华茂,感情淡雅愤懑,身被文艺,出类拔萃。”这个评论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钟嵘对曹植的评论。钟嵘也在其代表作《诗品》中将曹植列为古今诗人中评价最高的诗人。

自古以来,很少有伟大的诗人能同时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他放荡不羁、嗜酒如命的性格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和集团的继承人。尤其是还在乱世的时候。因此,在与曹丕关于建立水库的争论中,学者曹植通常被政治家曹丕击败。

虽然曹丕对兄弟情谊有所顾忌,但各种打压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必不可少的日常操作。为了维护曹氏集团的稳定,曹操和曹丕先后杀死了曹植的好友、政治伙伴杨修和何氏兄弟,以警告曹植不要有非分之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植的生活和心灵从一个漫不经心、放荡不羁的公子哥,变成了一个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法律被杀的“准犯人”。曹丕经常更改曹植的封地,以防止曹植在某地秘密建立自己的势力。

黄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再次被曹丕封为鄄城王,拥有2500座美食城。曹植加冕为王后回鄄城的路上,路过洛水,曹植积压的感情达到了顶点,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于是曹植通过描写自己对洛水女神的爱,来暗指自己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苦闷。

这是另一个永恒的杰作:怀古赋,也被称为洛神赋。

洛神赋原文很长,这里就不贴了。先说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吧。洛神赋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一般与屈原的《九歌》、宋玉的《女神》相提并论。在民间,洛神赋被赋予了曹植与妻子甄妃的爱情悲剧,以皇家八卦的口径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实谁都知道,曹植虽然放荡风流,但绝不会干出这么大的伦理污点。更何况甄妃比曹植大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洛神的赋之前的名字是《情与情与情与情与情》。这个不是真飞的名字,是鄄城的名字。在古代,两个字是一样的,但没想到传播了虚假信息,连一场男女恋情都是醉了。

《洛神赋》除了华丽的文学辞藻和丰富的想象之外,还成为后世经典的文学佳作。历代文人墨客都描绘过心目中的洛神形象。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是最著名的。两人都曾通过书画把心中的洛神赋留在纸上,成为名作,进一步扩大了洛神赋的影响。

即使在现代,洛神赋仍然影响着许多读者。肯定有人会说:我没读过洛神赋。他是如何影响我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得益于影视行业的繁荣,金庸的著名小说《龙族八部》也被改编成无数版本。大家都知道主角之一段誉最擅长的功夫,就是所谓的“凌波微步”。

这四个字取自《洛神赋》,最初是曹植用来形容洛神的。“身飞得快,神游似神,浪走得微,袜落尘。”

最后,无论是曹植著名的七步诗在民间的故事;曹植给曹操新建的铜雀台进贡,结果写成了,这也是史书。曹操惊讶地问是不是代笔故事...这一切都反映了青年曹植的才华。

可惜“诗人要谨防繁华”,上天给了曹植这样的文采,却给了他痛苦抑郁的后半生。谁知道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20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