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俞敏洪和他的四个风暴漩涡

“教主”俞敏洪和他的四个风暴漩涡,第1张

在21世纪刚开始的几年,俞敏洪遭遇了创业以来最黑暗的时期。那时候的他不仅面临着新东方的现代化转型,还深陷在周遭的信任危机中。

“2001年到2004年的三年改革期,同学之间的纠葛、打架,各种情感纠缠,甚至嚎啕大哭都出现过。”俞敏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其实是新东方早期实行的合伙人制度。

事情还得从1995年底说起。当时,新东方在俞敏洪一手拉扯下已经初具规模,一年的总收入接近千万元,利润上百万元。俞敏洪意识到,如果新东方想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他就要找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一起干,为此俞敏洪第一次出国,飞到美国和加拿大请回了几个重要的北大校友,包括徐小平、王强、包凡一等。

“大神”的加入让90年代末的新东方发展飞速,到了2001年新东方的营业额达两三个亿。尤其是王强、徐小平和俞敏洪三人,到处去大学开讲座,他们身上鲜明的文人气质和自由奔放的演讲天赋,在各大学里掀起了一阵风潮,“新东方”的品牌迅速被市场记住,而这三人也被视作是新东方向前进的“三驾马车”和精神图腾。

但这种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久,矛盾就开始摆在桌面上。新东方早期的经营模式是合伙人各管一摊,比如王强负责英语学习板块,徐小平负责出国留学咨询和移民咨询板块,包凡一负责写作班,业务大部分收益归负责人所有,只需交15%的成本费用。

但随着体量的不断增大,这种松散的合伙人结构已经不能再满足业务的发展,甚至开始动摇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新出现的电脑培训、图书出版业务给谁负责?开拓的广州分校、上海分校归谁?谁做第一副总裁、谁做第二副总裁……围绕着利益出发的人事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与此同时,一项政策的颁布让新东方这样的培训学校看到了公司制改革的曙光。上世纪90年代,创办公司做教育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办学校。新东方当时就是在海淀区成人教育局注册的一所培训学校,而非后来注册在工商局的公司。

这样的背景下,新东方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很受限,难以扩大规模,而且如果有一天学校不办了,国家还可以回收资产。

直到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对于办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做了明确的界定,给新东方这样的企业指清了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场公司化的变革正在新东方内部酝酿。和君咨询的王明夫给俞敏洪出主意,建议新东方上市。为了上市,俞敏洪成立了正规的公司,找了11个人成立了董事会,进行了股份分配,俞敏洪占股45%,王强和徐小平各占股10%,再留10%给后来的人,剩下的分给其余股东。

股份分配后,不再像以前赚多少拿走多少,而是要等着上市才能分配,像徐小平、王强,比如以前一年能拿200万,现在钱要放在公司里,可能才能拿150万。对于这些从未接触过资本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对俞敏洪的选择有所保留。

矛盾也随之到来,王强和徐小平是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以往的芥蒂也一并爆发,包括对俞敏洪母亲李八妹在公司的介入不满,对各自奉献回报不成比例的委屈。

正面“开战”一触即发,俞敏洪甚至一度被踢出局,公司新组建了CEO联席会议。后在俞敏洪重掌帅印后,三人之间的矛盾仍未抚平。

图/视觉中国(俞敏洪 徐小平 王强)

为了重建信用和公司发展的信心,俞敏洪做出过努力。他读了几十本现代企业管理的书和企业家传记,不懂的地方,拜访各方高人,根据新东方的实际情况,写出了新东方企业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一系列设计文案。

2001年5月25日,新东方聘请了普华永道做咨询。俞敏洪在股东大会上宣布了三点:一、放弃新东方学校法人代表资格,由王强接替;二、将自己股权约11.6%、总股权的6%赠与时任新东方总裁胡敏;三、任何一个小股东如果愿意退出新东方,他本人愿意以每股100万的价格收购股权,下午5点之前有效。

但俞敏洪仍在被两头夹击。徐小平放了一万人讲座的鸽子,两次递出辞呈,而王强则在股东会上哽咽着提出离开新东方,整场会议进行得分外压抑。分道扬镳、挽回、再分裂……其间发生的种种戏剧性场面,是后来讲述这段故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不能比的。

这场危机持续时间很长。直到2006年新东方上市,徐小平和王强退出董事会,三驾马车走向分崩离析。但事实上,早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分手”岁月,只是直到那一刻争吵才停止下来。

此后,徐小平和王强创建真格基金,投身于当时正方兴未艾的风险投资。而新东方也在风雨飘摇后缓缓前行。

如今,俞敏洪和徐小平、王强早已放下芥蒂。2013年,新东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20周年庆典上,三人还同台亮相,唱起了歌曲《光阴的故事》。

针对那次创业之后的最大危机,俞敏洪自己其实受益颇多。他为此还总结过几条朋友合伙创业的建议:一是利益结构一定要清晰分明,明确每个人到底占多少股份;二是利益分配结构一定要是动态的,因为未来发展过程中谁的贡献大现在是不确定的;三是要有清晰的上下级结构,也就是说,最终谁听谁的这样的决策机制是一定要有的。

俞敏洪和新东方的第二次重大危机发生在2012年7月19日。俞敏洪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大事不好,在纽交所上市的新东方被人做空了。

做空机构浑水在当天凌晨发了一份长达97页的报告,质疑新东方教学区和学生人数以及财务数据上的多重造假,引发了华尔街投资者的恐慌。他们纷纷抛售新东方的股票,而新东方股价在两天时间从每股20多美元降到9.5美元,市值蒸发了60%。

做空报告带来的跟风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危机。新东方不仅面临全世界股民的巨额诉讼索赔,还有可能因为股价持续性下跌,导致退市。

那一天,俞敏洪遭遇史上最大信誉危机,回想自己创业以来的艰难路程,深夜辗转难眠。次日中午,俞敏洪顶着一双“熊猫眼”,设宴招待自己的老朋友——马云、柳传志、郭广昌等人,希望他们从美国股市中买入新东方的股票,提振信心。

图/视觉中国

席间,大家都问俞敏洪,浑水的指控是不是真的?

俞敏洪拍着胸脯说,我老俞是什么人?最恨的就是造假,新东方的底线就是绝不造假。

他们旋即表示,既然这样,不用再讲了,我们买新东方的股票,帮你把股票拉回来。

深受感动的俞敏洪,当天喝大了。俞敏洪明白,喝酒不仅是情感纽带,对新东方还有特殊意义。他曾经多次因为喝白酒,甚至喝到医院,但也帮助新东方度过一次次危机。所以后来他总结道,“我不喝酒也能成就新东方,但喝酒让这个速度变快了。”

果不其然,不到两天时间,新东方的股票从9美元回升到了12美元上下。

俞敏洪为了提振股民信心,还以身作则,以自己和高管的名义,组团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的股票。当然好朋友的重要性再次得到证明。俞敏洪跟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打电话,问他能不能支援点美元?牛根生爽快地借给他2000万美元。

俞敏洪将2000万美元借款拆分,发给新东方的核心管理层,让他们以个人名义回购股票。新东方的股价进一步提升。

历经一年之久,新东方战胜了做空机构,股价也缓慢恢复到暴跌前的20美元/股。

当然,俞敏洪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为了自证清白,俞敏洪效仿美国企业,邀请全球顶尖的独立律师事务所、财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组成联合调查团,对新东方开展调查。耗时一年半的调查结束后,调查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证明了新东方是清白的。为此新东方付出了1500万美元的调查费用,几乎相当于2013财年新东方净利润的1/5。

这场做空反击战,作为新东方公司价值理念的代表案例,被俞敏洪屡屡纳入公开演讲内容。此后很多年,中概股遭遇做空危机时,都会拿出新东方的案例,给自己加油打气。当然,瑞幸咖啡除外。

俞敏洪经历的另一次大的危机,跟他的说话有关。

俞敏洪善于演讲,这几乎是他最为大众熟知的特点。他幽默和接地气的演讲风格,吸引了大批受众。但这也让俞敏洪在表达上有些口无遮拦,给自己和新东方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是舆论危机。

2018年11月18日,俞敏洪在一场活动中发表演讲。他是当天最重磅的嘉宾,在论证“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这一观点时,说了下面这段话:

“如果中国所有的女人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得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所以,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说完这段话,俞敏洪明显停顿了几秒钟,才再次转回讨论教育的评价机制。不知道那几秒钟内俞校长心里在想了些什么,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时此刻台下的寂静无声更像是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宁静。

大会结束当天,俞敏洪的这番言论就被迅速传到了网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式的舆论大讨伐。

当晚,一向以干练强悍形象著称的女星张雨绮率先发难,隔空喊话俞敏洪,“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能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随后,作家六六也发文diss俞敏洪“骨子里摆脱不掉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一众网友更是结伴而来,纷纷指责俞敏洪“直男癌”、“厌女”,就连老俞曾经前后追过25个女生,却均被拒绝的青葱往事也被挖了出来,被网友调侃“此番言论是对被女生拒绝25次的报复”。

眼看真的捅到马蜂窝了,俞敏洪在当天晚上紧急澄清,称是“自己没有表达好,引起了误解”,并在朋友圈恳请大家帮忙转发: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评价标准影响教育方向,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

后来,俞敏洪还专程赶往全国妇联,“向广大女同胞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尽管俞敏洪尽全力找补,但公众此后再提起俞敏洪,除了“中国留学教父”的标签,他的女性言论也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俞敏洪第一次因为公开言论引发争议。

早在2014年,俞敏洪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公开表示:“中国的政策不能太相信,就像你不能太相信一个女人说的话一样。”在2018年5月的第二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上,俞敏洪又在评论北大校长念错字时表示,北大的今天在衰退,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国际教育目前还处于失败阶段。而几个月后,俞敏洪又在谈及国的高考制度时表示,越是名牌大学,精神出问题的越多,“所以我现在下定决心,让我的儿子必须进普通大学。”

但经历了这次有关女性偏见的舆论事件之后,俞敏洪在说话这门艺术上,变得小心翼翼多了。他也不再热衷于公共议题的表达。

2022年,俞敏洪心血来潮,搞了一档企业家访谈栏目《酌见》。这个节目形式特别,一边喝酒一边访谈,用白酒打开心扉,让那些平时严肃的企业家卸下伪装。

俞敏洪在企业家圈子里的口碑和人缘都非常好,来了很多老朋友。其中,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是第五位出场的嘉宾。

“华谊危机能不能进一步聊一下?”俞敏洪契而不舍地追问王中军。

“不聊了,别总谈危机了。”一脸疲倦的王中军果断拒绝了。

但俞敏洪或许没有预料到,当他不遗余力地去谈华谊危机时,新东方的危机已经潜伏待发。

去年疫情时,很多教培机构倒下或者收缩,但作为行业老大哥,新东方和好未来却在保持着逆势扩张,新校区同比在不断增加。新东方学习中心总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净增211家,而新东方的暑假促销课程招生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用俞敏洪当时的话说,尽管短期内仍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新东方对新财年及长远的业务前景感到乐观。

看起来一切都欣欣向荣,本以为疫情成了教培行业的催化剂,资本的追捧和付费用户数都到达了一个峰值。然而,随着“双减”的到来,这段时光成了整个教培行业最后的辉煌。

今年5月开始,“双减”意见就已经发布,尽管细则没有出台,但资本已经在做出反应,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暴风雨来得如此猛烈。

图/视觉中国

直到7月24日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官宣。这份文件有8大部分、30小条,要求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公益属性,措施之严、决心之大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比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和资本化运作”,“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软件”,“各媒体和网络平台不刊登校外培训广告”……

“俞敏洪的江湖地位走到历史尽头了”,消息正式宣布前一晚,业内听到消息的人士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很长时间以来,俞敏洪都是民办教育的代言人。早年从留学业务起家,但如今的新东方早已不再局限于留学业务,而是一家综合性教育集团,业务涵盖了K12教育、学前教育、出国留学咨询和图书出版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新东方对K12的依赖更是越来越强,根据其公布的2020财年业绩报告,新东方营收超过35亿美元,其中K12业务的崛起功不可没,营收贡献超过六成,同时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的出国留学业务逐渐衰减,跌至不到三成。

“双减”的靴子一落地,新东方就遭到巨大冲击。2022年2月,新东方的股价最高曾达到158.8港元每股,但截至7月28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16.04港元,半年时间股价下跌了90%,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港元。美股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俞敏洪的财富身价也出现暴跌。俞敏洪持有新东方总股本的12.3%,自股价高点至今,俞敏洪的财富已经蒸发了近300亿港元。

对于教育和新东方的关系,俞敏洪其实一直都很有信心。早在2006年,俞敏洪说,100年后阿里、腾讯可能不在了,但100年后教育肯定在,所以新东方一定在。马云则对这个说法回应道,教育一定在,而新东方未必会在。

谁也不会想到,这句看似玩笑的话有了被应验的可能。新东方已经开始了转型自救,比如开拓素质教育科目,投资体育项目。

但与前几次相比,这次危机对于俞敏洪和新东方的打击更为深刻,它不是针对某家公司的重锤,而是触及到教培行业发展的根基。正所谓没有企业家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家。过往的一切都在历史进程中被消解。

资本退出后,教培行业也许会渐渐找到自己真正的底色。59岁的俞敏洪会如何带领新东方这艘大船开出风暴席卷的漩涡,这将会又是个令人期待的商业故事。

“双减”正式落地,教培机构进入整顿转型期? 新东方:现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 新东方、好未来转型信号!经营范围新增多个“合规”项目 不想选iPhone 14,还有五款国产手机也很强,用到2025年问题不大 2022年,苹果和华为旗舰手机怎么选? 金秋买点什么好?这几款手机数码产品使用后体验出色,可以参考 2022下半年换机指南:华为苹果一加小米争鸣,这四款机型很难不爱 2022年下半年想换机,三款最值得购买的国产旗舰不能错过 高端旗舰别乱选,这五款实力偏强,你选对了吗? 手机口碑很重要,这四款新机口碑较为出色,你选对了吗? 国产旗舰机怎么选?这三款性能卓越堆料足,款款都综合实力强 覆盖高中低全价位,这四款手机才是2022年的真旗舰,入手不亏 不与iPhone 14和华为 Mate 50 争风头!这四款高性价比手机,覆盖高中低三档 OPPO18年,创新科技越来越多 OPPO看着现在很多一句话重复N多篇的“洗脑式”广告 盘点3K价位几款真香机,颜值拍照都在线,每一款都很值得入手 想要买AirPods Pro 2,现在华强北耳机就能代替,但不建议入手 手机流畅度是否值得重视?OPPO Reno8 Pro上手体验感受 A16芯片被吐槽挤牙膏?游戏玩家更推荐看看这些新机 华为 Mate 50 Pro和vivo X80 Pro这两款手机怎么选择? 今天大家朋友圈最热的话题,应该就是羊了个羊如何闯关吧 iOS 16登上热搜,网友却说摆烂?现在入手骁龙8+旗舰更香 苹果14正式开售!追求高性价比,但更推荐这三款高口碑安卓旗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ech/17462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