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静电的原理通俗易懂

产生静电的原理通俗易懂,第1张

静电现象原理 静电产生的原理

1.微观原因根据原子物理学理论,当电为中性时,物质处于电平衡状态。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之间的接触,电子的得失会使物质失去电平衡,产生静电。

2.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基本结构是质子、中子和电子。科学家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定义为不带电,电子定义为负电。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正负电荷平衡,所以对外不带电。

3.但是,由于摩擦力等外力作用或各种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原子的正负电就会不平衡。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摩擦,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接触又不断分离的过程。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起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兹层、射流起电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和分离都可以产生静电,流动的空气体当然也可以产生静电。为什么流动的空气体会产生静电?因为空气体也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静电。完全消除静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静电,使其不会造成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9826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1
下一篇 2022-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