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事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事例,第1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背后故事是怎样的?

勿为小事作恶,勿为小事行善 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都会教你这句话的含义。但你知道不作恶不行善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吗?其实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他以仁义著称,是三国忠臣的典范。刘备生前留下的遗诏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觉这句话蕴含的人生道理真的很深刻,在今天的时代依然适用。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可以在三国志 middot第一本传记引用的是蜀汉彰武三年(公安云223年)的诸葛季梁,主人公是刘备。如下所示:

在圣旨颁布后,圣旨说:“上帝啊!人50岁不死,60多岁了。他们为什么互相讨厌?他们不再伤害自己,但他们想到了他们的兄弟姐妹。你说丞相叹青智,大增健康,太抱希望了。我不能担心!鼓励它,鼓励它!不做恶,也不做善。只有美德才能服务他人。你父亲德行单薄,不要有效。可以读读汉书礼记,闲暇时看看诸子百家、六韬、的书,有益于人的心灵和智慧。听说丞相写完了沈、韩、管子、刘韬,没有送,自己却死了,可以找文达帮忙。

这一段的大意是:前朝皇帝刘备下了一道诏书,后朝皇帝刘禅说: 如果一个人能活到五十岁,那就不叫早逝了。我六十多岁了。我有哪些值得后悔的教训?我不会为自己难过,只有你们兄弟们担心。你来的时候说诸葛亮丞相对你的智慧和度量评价很高,说你进步很大,超出了你当初的预期。如果是,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应该更加努力!

不要因为是次要的坏事就去做,也不要因为是次要的好事就不做了。只有智慧和道德才能说服人。你父亲和我不够高尚,不值得你模仿。你要经常读《汉书》和《礼记》,有空的时候也要读百家之书,《六韬》和《尚军之书》,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听说总理亲手给你抄了神子,管子,六塔。现在已经完成了,但是在途中丢失了。你可以另辟蹊径去请教著名学者。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就是刘备在遗诏中提到的 勿为小事作恶,勿为小事行善 不要因为它是一件次要的坏事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它是一件次要的好事而停止去做。这也是刘备首创的成语。

俗话说,智者胜于父亲。当刘备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他最担心的是他的儿子刘禅。从刘备的遗诏来看,他知道儿子刘禅能力有限,问题很多,就恳切地提醒刘禅,要多读书增长见识,多读书提高见识。然而,从刘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仍然辜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刘备可谓非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3913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