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

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第1张

黄骨鱼越冬养殖方法 黄骨鱼如何越冬养殖

1.提高池塘水位。

在冬天,水温持续下降。这时候就要及时选择晴好的天气,提高池塘的水位,有利于维持池塘的水温。水温越低,黄颡鱼的集群性越强。水位太浅,水温太低,会使黄颡鱼在越冬期更紧密地聚集在小坑里。黄颡鱼是一种无鳞鱼,身上有三根硬刺。当它聚集紧密时,很容易刺伤对方皮肤,形成伤口,感染水霉菌。一般冬季池塘水位保持在2m为宜。水位太浅不容易保持水温稳定,水位太深容易造成池塘底部水体缺氧。

2.肥水越冬。

养殖经验表明,冬季水体的肥腻程度直接影响黄颡鱼的健康。黄颡鱼在越冬期肥力较好的池塘中不易发病,但在越冬期水质清澈、青苔滋生的池塘中,黄颡鱼容易发生水霉病、烂皮等严重疾病,甚至全军覆没。黄颡鱼越冬期间应保持水体肥度好,藻色好,透明度25 ~ 30cm。根据水体的肥腻程度,选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不定时撒施生物肥、有机肥等肥料和水产品。

3、定期消毒、换底。

越冬期间,黄颡鱼很少摄食,增氧机也很少打开,不能换水,容易导致水质老化,池底滋生有害细菌,恶化了黄颡鱼在池底的栖息地,容易引起烂皮等疾病。要求黄颡鱼在越冬期间每月左右消毒或换底一次,消毒和换底交替进行。

4.在适当的时候打开增氧器。

越冬期间水温很低,上下水体呈层状,底层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不易扩散,池底水质环境恶化。但在传统的水产养殖越冬管理中,增氧机很少开启,这是越冬管理的误区之一。天气晴好时,要适时开启增氧机,增加上下水层的交换,通过增氧机的曝气作用,使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成空气体,从而激活池塘水质,创造更好的池底水质环境。

5.坚持池塘巡逻。

冬季水温低高,出现逆分层现象。黄颡鱼群体停留在底部,正常情况下无法观察到鱼类活动,让人感觉麻痹。其实冬季溶解氧的下降速度是比较慢的,是逐渐到来的,而不是夏季的突变。因此,坚持每天中午巡视池塘,仔细观察水层下的鱼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巡视池塘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定期测量池塘的溶解氧含量。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一般来说,补救措施包括安装潜水泵循环池水,并启动曝气机。

6.尽快上钩。

黄颡鱼养殖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养殖户往往要到每年3月底甚至4月中下旬才开始投喂。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发现在水温为5-8℃时,黄颡鱼仍能少量摄食。因此,每年2月底到3月初,都会开始少量投放饵料,将黄颡鱼逐步引诱到饲料台集中投喂。尽早进食,尽量减少停食时间,有助于黄颡鱼尽快恢复体质,降低开春后死亡的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3149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