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第1张

大气环流主要有哪些,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

大气环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向环流。

大气环流的概念

大气环流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它包括平均状态和瞬时现象。它的水平尺度在几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几天以上。也是大规模大气运动的状态。一个较大的区域(如欧亚、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面(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整个大气)在一个较长时期(如月、季、年、年)内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时期(如一周或一个雨季)内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可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类型

平均纬向环流

是指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绕极地旋转的纬向气流,是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偏东风,称为偏东风带(由于地球自转,北半球大部分是东北信风,南半球大部分是东南信风,所以也称为信风带);中纬度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强度随高度增加,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最大,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一种浅层弱东风,叫做极地东风。

平均水平环流

是指盛行于中高纬度水平面上,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也叫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有3波,夏季有4波。三波和四波之间的转换代表了季节的变化。

平均径向环流

是指大气在南北方向上的断面上由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组成的运动状态。对流层径向环流一般有三个圈:低纬为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也叫哈德利环流;中纬度是指逆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度气流下沉,低空北上,中高纬上升,高空南下),也称费勒环流;是极区的弱正环流(极区下沉,低空南下,高纬上升,高空北上)。

大气环流的原因

促成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太阳辐射不均匀。巨大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能量的来源。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是不均匀的,热带地区多,极地地区少,从而形成了大气的热循环。阳光直射的位置也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3、9月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南北半球气压分布比较均匀。6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太阳移动时,所有的气压系统都随之移动,振幅约为纬度七度。

第二是地球的自转。在地球表面运动的大气会被地转力偏转。

第三,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和陆地的加热能力是不同的。在夏天,由于陆地吸收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快,陆地的温度比海洋高,导致气压较低。冬天,海洋的温度比陆地高,所以海洋的气压比陆地低。这种现象导致原本连续的压力区被陆地和海洋分割。

以上三个因素导致了地球大气环流的平均状态和复杂多变的形态。大气流动倾向于将热量传递到不同的区域,以减小温差。在对流层,水平温度梯度从赤道指向两极,空气体会从赤道空流向两极空,在地表,会从两极流向赤道,形成一个大的径向环流。然而,由于地球自转的偏转力,摩擦层上方的气流方向从径向变为纬向,使得气流从赤道向纬度30 deg左右上层空交汇,造成空气体下沉运动,形成副热带高压区。辐散发生在气流的低层,它沿着地表向南北方向流动。在北半球,向南流动的空气体形成东北风,向北流动的气体形成西南风。西南风在北纬60度;左右两地与来自极地的冷空气体汇合,形成一个亚极地低压区。在这个低压区,上升的空气体汇聚到高空后发散,分别流向南北两个方向。流向极地的在极地汇聚产生空气体向下流动,形成极地高压区。这样就在赤道低压区、副热带高压区、副热带低压区和极地高压区之间形成了三个环流。这是整体宏观大气环流模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0207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