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防护:(1)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的空气流不畅的场所。(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居用品温度计、口罩、家用消毒剂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外观良好、无异味、无污垢的口罩,回家后可放在客厅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废弃口罩。时刻保持双手清洁,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捂手、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抗菌洗手液。在不确定手是否干净的情况下,避免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肘部的衣服捂住口鼻。(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打扫房间,经常开窗,定期通风,定期消毒。均衡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鼻腔和口腔分泌物用纸巾包好,丢弃在有盖的垃圾箱内。(4)主动监测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感觉发烧时主动测量体温。家里有孩子的话,早晚摸摸孩子的额头,发烧了再量量体温。(5)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出行防护:(1)日常生活和工作出行的人员,外出到超市、餐厅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当感染风险较低时,如独自一人、独自开车或独自在公园散步时,不需要戴口罩。(2)有可疑症状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其在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和居留史,以及与其他人的接触情况,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关调查。(3)长途旅行者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疫区。如果必须去疫区,要提前备好口罩、便携式洗手液、体温计等必备物品。出行期间尽量减少密切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佩戴KN95/N95及以上防颗粒物口罩。当口罩变形、潮湿或脏污时,需要及时更换,会降低防护性能。去热门地区时保留公交车票信息,以备参考。从疫区返回的,应尽快到当地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你离开疫区后14天。医学观察期间,监测体温、体征等情况,尽量独居或住通风良好的单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