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写作背景是: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在辽沃县(今陕西周至)任县令时。这首诗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陈洪、王志富到仙游寺,感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而写的。在这部叙事长诗中,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了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原文节选:中国的皇帝,渴望着可能撼动一个帝国的美貌,在位多年,寻寻觅觅,从未找到。直到一个杨家的孩子,几乎还没有长大,就在内室里长大,没有人认识她。但由于上天的恩赐和毫不隐瞒,终于有一天被选为皇家。如果她只是转过头来微笑,有一百个咒语,六个宫殿的粉末和油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是早春。他们让她在纯净的水池中沐浴,温暖并抚平她乳脂般晶莹的肌肤。因为她的疲倦,一个女仆抬起她,当第一次皇帝注意到她并选择她作为他的新娘。春天的夜晚,温暖的芙蓉花窗帘遮住了她飘动时的秀发,脸颊上的花瓣,头顶上金色的波纹。但是春天的夜晚很短,太阳升得太快,从那时起,皇帝放弃了他的早期听证会。把他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宴会和狂欢上,他是春天的情人,夜晚的暴君。他的宫廷里还有其他的女士,三千位都是绝色美人,但是他对三千位的宠爱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金屋打扮成一个迷人的女仆,当玉塔里的桌子被清理干净时,她会闲荡,慢慢地喝着酒。兄弟们都在名单上,因为她照亮和荣耀了她的家族。当一个女孩而不是男孩出生时,她给帝国的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带来了幸福。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把街坊的歌声退化成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以无穷无尽的循环往复的艺术形式来叙述和传唱。因为诗中的故事和人物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而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在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心中荡漾。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共通,被誉为“诗魔”、“诗王”。至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香山。白的《长青集》代代相传,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